看了几集《侠客行不通》,一言难尽。

作为一个写了那么多年影视评论,见过了不少大风小浪的人,哪怕我只看了那么短短几分钟,也会对这种落差瞠目结舌。

最终只能感叹一句——

好“蠢”的徐志胜



这里说的不仅是角色设定,也不仅是演员演技。

更是当徐志胜折腾出了这样的作品,那么势必,他之后需要付出十倍百倍的精力来挽回自己的声誉,以及,挽回脱口秀仝人的声誉。

得不偿失太多了。

怎么说?

今天我并不想就这部剧的质量来说,这个故事有多么蠢,这个导演有多么业余。

甚至也不想谈为啥要给徐志胜安排什么爱情线。



而是只谈核心的东西——

喜剧

就搞笑这一层面来说,徐志胜是如何舍本逐末,强行制造笑点,却又最终反噬自身的。

首先一个问题:徐志胜的喜剧形象是怎么建立的?

当然是基于他这个“人”,现实的人。

徐志胜的形象很有辨识度,甚至你说他是“天生喜剧人”也不夸张,脸盘很大,眉眼很细,再加上那一缕刘海,像是从搞笑漫画里走下来的人。



这样的外形适合自嘲。

于是当他说起自己是“脱口秀界鹿晗”之类著名的梗时,观众很难不把两个形象联系起来,形成一种巨大的反差。



大多数时候,这就是徐志胜的杀手锏。

但请注意,这样的反差笑点,大多是基于徐志胜这个真实的人物本身。

如果徐志胜不是那个草根徐志胜,而是明星,或者其他什么身份的人,这样的笑点就会很明显被稀释掉,达不到让观众共鸣的效果。

可《侠客行不通》恰恰犯了这个错。

它把徐志胜设置为一个有钱人家的大少爷,为了成为名扬天下的大侠,拜了魔教大佬为师,学成绝世武功,百毒不侵,却在江湖上磕磕绊绊……



这样的设置,使得徐志胜的个人特质和角色特质割裂得很彻底。

我们再也无法从这个角色身上想到曾经的徐志胜。

于是他再努力搞笑。

我们也没有办法会心一笑了。



这是败笔之一。

看到这里你或许会问了,摆脱个人刻板形象不是件好事吗?我们要允许演员突破啊。

这就要聊到第二个问题了——

为什么剧里,徐志胜的笑话,其文本本身也统统失灵了?

它完全支撑不了徐志胜的“改变”。



这或许与其呈现形式有关。

我们都知道,脱口秀的表达形式,其实有点类似于早年许冠文的那种gag秀。

是三段式的呈现。

先是一个暗示,比如,我去海边找写作灵感,等人认识他。

然后是讲述,延续前面的情绪,比如结果一个救生员看我,救生员觉得这人这么痛苦,是不是想跳海啊之类的。

最后则是punch line一击即中——

救生员想,这人文化水平也不行啊,这一封遗书都来了三天了还没写完呢。

以上举的例子是呼兰的一次演出。



说的,其实也就是脱口秀在讲笑话的形式方面,其实也是接近传统的。

但几十年前,许冠文靠这些还能拍电影。

几十年后就不行了。

为什么?

因为这样的呈现方式,早就被周星驰的无厘头给革了命了。

无厘头的特点是什么?

没有建立的过程。

一上来就是punch line,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中观众,让观众没有反应的时间。

于是到后来,喜剧再也没有照搬过脱口秀的形式。

所以这回《侠客行不通》,显然也意识到了这点,它不是让徐志胜说笑话。

而是在表演笑话。

这里考验的,其实就是演员自身的表演技巧了。

比如最重要的一点——

反差。

为此,剧组特地给徐志胜配了一个很帅的搭档(也是名门之后),一个劲地要拜徐志胜为师,它试图创造了“傻”的加倍效果,并通过装疯卖傻,戳穿武侠世界的荒诞来。

可是啊。

这种“打破”常规的思路也是周星驰在几十年前就拆解过的了。

更进一步说。

这种类似于《武林外传》的设定,其本身的创意也是老旧了些。

你想想,一个聪明人扮傻子,还试图教育你,他这个傻子早就看出了世界的真相,你真的能笑得出来吗?



这致使剧集的笑点很无趣。

你不会有一丝相信。

最终导致观众的观感就是——

文本太差。

演得太假。

我就是回头去看短剧,也比看这个好。



所以说,脱口秀演员就天生不能驾驭影视剧吗?

其实也不是。

比如黄子华

事实上,黄子华的栋笃笑与脱口秀其实大同小异,创作方式没有太大区别。

可黄子华是怎么在影视剧里呈现笑点的?

不是讲笑话,而是讽刺现实。



更重要的是,除了偶尔蹦出来的金句,黄子华其实已经脱离了栋笃笑的创作方式,把影视剧当作一个全新的形式来做了。

先把人物立住,才能有所谓的笑话。

而到了后来,尤其是这几年,你甚至会发现,连黄子华自身都已经不再演喜剧了。

从《饭戏攻心》到《毒舌大状》再到《破地狱》。

他几乎转“正”了。



理由也很简单:不好笑的笑话,往往比不讲笑话的伤害更大。

而徐志胜呢?

恰恰相反。

我承认因为当下脱口秀演员的收入不稳定,这样的机会的确应该抓住,赚钱大过天。

但前提是,咱们得挑个好剧啊。

起码是及格的剧。

否则,不但损害的是自己的形象,连同这部剧里出场的那些脱口秀演员,比如呼兰、毛豆、鸟鸟等人的形象,都会造成一定的损害。





甚至连脱口秀本身,也会给人带来不好的印象。

或许暂时来说,这样的反噬,不会有立竿见影的呈现,毕竟赚到了钱,所有演员都很高兴。

但对于观众来说,已经在心里种下了一些失望的种子。

这种失望可能说不清。

也不重要。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势必,它会慢慢地显露出来。

那是多少段子也救不回来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