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云起

司徒夜

就在刚刚,一则令人痛心的消息传来:

著名歌唱家雍西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78岁。

对于大众而言,她是作为韩红的母亲被人熟知。

但在熟悉民族音乐的人心中,雍西曾是绽放在舞台上最耀眼的“高原之花”。

而当这位78岁的歌者化作星辰,人们才发现,她的人生远比歌词更跌宕。



01 18岁唱响经典

1946年隆冬,雍西出生在昌都一个普通的手工业家庭。

谁也没想到,这个跟着母亲在转经筒旁唱民谣的小姑娘,日后会成为新中国民族音乐的标志性人物。

而她的成名,离不开一个人的指导,这个人就是常留柱



常留柱在上海音乐学院毕业之后,响应国家号召支援西藏,担任西藏歌舞团的声乐教员。

他深入藏区采风时,从山南老艺人扎西处听到一首古老的祝酒歌《山南古酒歌》。

但是其歌词被改编为“北京的金山上,吹起了金色的号角”。

常留柱意识到这首歌的艺术价值,邀请作曲家马倬共同改编,将其定名为《北京的金山上》。



1964年,全国少数民族业余文艺汇演要求由业余演员参演。

常留柱作为专业的演员,自然是无法登台表演。

虽有遗憾,但是他找到了更加适合的人选——雍西。



当时的雍西,是西藏昌都被服厂的一位缝纫女工,年仅18岁。

常留柱发现这位藏族姑娘不仅嗓音天赋惊人,且能熟练使用汉语,音域宽广、吐字清晰。

于是,他力荐雍西加入汇演团,并亲自指导其演唱技巧。

18岁那年,她作为昌都被服厂的文艺骨干,带着一首《北京的金山上》登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的舞台。

当纯净的藏语歌声在人民大会堂响起,深受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喜爱。



周总理更是亲自修改歌词,将原本的“走向社会主义幸福的天堂”改为“走在社会主义幸福的大道上”。

这样一改,既让这首民歌既保留了民族特色,又注入了时代精神。

此后的几十年里,雍西的歌声成了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她是国家一级演员,是成都军区战旗歌舞团的“台柱子”,更是边疆战士心中的“雪山百灵”。



为了给驻守高原的官兵演出,她曾顶着零下30度的严寒,在海拔5000米的哨所歌唱;

在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前线,她趴在猫耳洞里为伤员演唱《一个妈妈的女儿》,泪水混着硝烟在脸上流淌。

那些年,她的演出足迹遍布西南边疆,累计超过2000场,用歌声筑起了一道特殊的精神防线。

然而,事业辉煌的背后,是雍西坎坷的情感之路。



02 母女隔阂终解

在雍西23岁那年,她与相声演员韩德江结婚,生下女儿韩红。

说起韩德江,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他师从单口相声大师刘宝瑞先生,在相声舞台上可谓是前途无量。

然而命运弄人,韩红6岁时,韩德江意外去世,留下这对孤儿寡母相依为命。



当时,雍西是成都歌舞团的一名歌手,整日繁忙的工作让她无法全身心地照顾女儿。

韩红曾说,自己小学的时候,放学没人接。

她只能等着住在一个院的同学的父母来学校时,跟着他们一起回家。

有一次,她因为值日而没跟上同学,便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三年后,雍西再婚。

年幼的韩红对父亲有着很深的感情,根本接受不了这个家庭新成员。

她与继父之间始终存在着一层隔阂,相处得并不融洽。

于是在韩红9岁的时候,雍西把她送上了成都开往北京的火车。

到了北京之后,韩红便和卖冰棍的奶奶相依为命。



那段日子,成了母女俩心中永远的痛。

青春期的韩红,叛逆情绪愈发强烈。

雍西时常打电话关心女儿,电话那头却常常只有忙音;

当雍西特意来到北京看望她时,韩红甚至选择躲起来,不愿与母亲见面。

母女之间的关系降至冰点,曾经的亲密无间,仿佛已成为遥远的回忆。



但血浓于水的亲情,终究无法被轻易割断。

2003年,韩红举办自己的第一场个人演唱会,向母亲发出了同台演唱的邀请。

当舞台上的灯光亮起,母女二人共同唱响雍西的成名曲《北京的金山上》。

熟悉的旋律中,那些过往的矛盾与误解,开始悄然消融,母女俩的关系也迎来了转机。



此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韩红逐渐理解了母亲当年的无奈与艰辛。

她意识到,尽管童年时母爱的缺失让她饱尝孤独,但母亲始终在以自己的方式为她付出。

十几年前,韩红将雍西接到北京共度春节,试图弥补那些错过的时光。

然而,雍西对北京的生活环境并不适应,最终还是选择回到生活多年的成都。

韩红虽有不舍,但也尊重母亲的决定。

她深知,无论距离远近,母女之间的血脉亲情永远不会改变。



03 最后一次亮相

雍西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在去年的6月份。

当时,她参加了一场文工团战友的联谊会。

在简陋的舞台上,她身穿黑色的连衣裙,精神状态极佳,一点都不像一个即将80岁的人。

她身姿挺拔,面带微笑,岁月似乎并未在她脸上留下太多痕迹。



她和另一位战友,唱起了那首经典的《敖包相会》。

雍西一开口,那极具穿透力的嗓音瞬间惊艳全场。

歌声嘹亮清澈、中气十足,完全不像是古稀之年的状态。

她仿佛还是那个站在人民大会堂,用纯净藏语唱响《北京的金山上》的少女。



他们的演唱,瞬间将在场的人们带回到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赢得了台下阵阵热烈的掌声。

然而,谁也未曾料到,这竟成了她与公众的最后一次告别。

还不到一年,她就永远地离开了人间。

4月14日,西藏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发布讣告,证实了雍西离世的消息。



据透露,雍西的女儿韩红将遵照母亲遗愿,不设灵堂、不办仪式,一切从简处理后事。

这是让这位一生低调纯粹的艺术家,以最安静的方式回归天地的方式。



或许正如她在舞台上始终追求的本真——用最质朴的歌声打动人心,用最简洁的方式与世界告别。



结语

愿天堂没有分离,愿歌声永远流传。

雍西女士,一路走好。



你的女儿,会带着你的爱,继续温暖这个世界。



资料来源:
北京青年报|韩红回应母亲逝世:遵照母亲遗愿,不设灵堂、不办仪式
新京报|《北京的金山上》首唱者、西藏著名歌唱家雍西逝世,享年78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