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近年来,古装剧一直在寻求突破与创新。能否将传统文化与故事情节巧妙结合,打破千篇一律的套路,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观剧体验,是古装剧破局的关键。

4月12日上线,由爱奇艺自制并全网独播的聊斋式单元古装剧《无忧渡》,就将传统文化与当下审美紧密结合。开播次日,并以美轮美奂的画面和久违的志怪风,为古装剧市场注入了新活力。


满中式审美的新奇体验

《无忧渡》整体以含蓄典雅的中式美学为基础,构建了一个风格独特、光怪陆离的幻想世界,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东方奇幻长卷。

在视觉构建上,这部剧对中式美学的诠释别出心裁。为将志怪元素与中式审美巧妙融合,创作团队考究地借鉴了敦煌壁画的色彩运用,剧集画面整体以清雅为主,并在主色调的基础上加入少量撞色,创造出一种不失神秘色彩又充满文化底蕴的高级审美风格。

《无忧渡》的服装造型更是独具匠心,全剧服饰以清新淡雅的水墨风为主调,简约而不失大气。角色衣着上细腻的纹理、流畅的线条,尽显东方服饰的独特韵味,给人一种干净、纯粹之感,仿佛将观众带入了一个远离尘世喧嚣的诗意画卷之中;妆造方面,这部剧则将古典美与幻想感交织起来,尤其是剧中妖兽的造型,既有奇诡的视觉冲击,又不过分离奇夸张。


此外,这部剧的场景特效也十分精美。在已播出的剧集中,宣夜制服“人面鸮”与“山妖娶亲”的大场面激烈、宏大,堪称视觉奇观;富丽繁华、车水马龙的广平城也令人赏心悦目。

而随着剧情的推进,清幽神秘、充满故事的团圆客栈,以及玄妙莫测、暗藏玄机等诸多核心场景也将陆续上线,共同组建成一个沉浸感十足的瑰丽世界。

古典文学与传统文化的深入交融

志怪小说一直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东方幻想的无限浪漫。

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搜神记》《齐谐记》《列异传》,到唐代段成式所著的《酉阳杂俎》、宋代志怪类文人笔记如《夷坚志》《齐东野语》等作品,都蔚为奇观。清代的《聊斋志异》,更是志怪小说的集大成之作。

而《无忧渡》以“鸮吟”“回春”“换命”“入画”“双生”“化妖”六个单元,串联起半夏和宣夜守护人间正义的奇幻之旅,正是采用了“聊斋”的故事形式,向经典致敬的同时,讲述着符合当下审美的全新故事。

同时,这部剧也承袭了《聊斋志异》这部文学经典“妖有人情”的精神内核,以“爱、贪、嗔、痴、空、渡”的六重命题,勾勒出了一幅梦幻诡谲的众生相,探讨、刻画了善与恶、爱与恨、深情与偏执交织的复杂人性。

剧中也随处可见传统文化元素的影子,并与人物剧情紧密结合。

开篇故事“鸮吟”中擅口技的“人面鸮”蛮娘,常以歌声催人入眠,而她所唱的《诗经》中的经典爱情诗《郑风·野有蔓草》,这首诗表达的是偶遇美人、一见倾心的真挚情感,暗合单元故事的人物命运,意味深长。“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这样的巧妙嵌入不仅能让故事更有韵味,还能让观众在看剧的同时,感受到传统文化之美。


第二个单元故事“回春”,则以无法照出人影的铜镜为引,“镜妖”的概念在古典文学中也早有传统,唐传奇的代表作品《古镜记》便是以“铜镜照妖”贯穿始终,这种建筑在传承基础上的创新,既有文化底蕴又令人耳目一新。

《无忧渡》在神异世界的构建上,则吸收了上古神话典籍《山海经》的精粹。

男主宣夜是玄豹一族,“玄豹”这一形象便出自《山海经·中次十一经》:“即谷之山,多玄豹。”;南朝山水诗人谢脁的诗中,也有“虽无玄豹姿,终隐南山雾。”之句。玄豹的高隐之姿,正与宣夜的卓拔于世互相映照。

而单元故事“双生”中的狐族,更是在《山海经》中的《南山经》《大荒东经》《海外东经》之中都有记载,流传广泛。

古代经典打底、传统文化加持,让这部剧有了坚实的文化底蕴,在扎实的传统志怪体系基础上,开出驰骋想象又充满文化韵味的摇曳之花。

中式美学的画面建构、传统文化和经典文学的底蕴,再加上动人的情感和充满悬念的故事设定,让《无忧渡》在古装长剧集市场的开拓创新上贡献出了弥足珍贵的尝试与探索,进一步引领了古装作品传承与创新高度融合的新风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