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夸张、亢奋的直播风格,在油管上坐拥千万粉丝的美国知名网红IShowSpeed,在来到中国后收获了一个响亮的新名字“甲亢哥”。
甲亢哥
“甲亢哥”在回到美国后仍对中国恋恋不忘,4月13日,连发18张图,并配文:“感谢你,中国”,受到广泛传播,给美国民众展现了多元化的中国,让中国大使馆都发文祝贺。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么,中国为何能让“甲亢哥”如此喜爱呢?大使馆又为何会发文祝贺呢?
“甲亢哥”的中国之旅
甲亢哥镜头下的中国,呈现出超越官方叙事的鲜活肌理,在重庆李子坝轻轨站,他仰头拍摄列车穿楼而过的瞬间,这个被本地人习以为常的场景,通过他标志性的“瞳孔地震”表情,成为外网播放量破亿的“东方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长沙文和友的霓虹灯牌作为18宫格首图,暗含着对市井美学的致敬,斑驳的搪瓷缸与赛博灯光在此碰撞,解构了西方视角中“非传统即落后”的认知定式。
甲亢哥
更具启示性的是文化符号的“意外转译”,当190cm的保镖被中国网友昵称“小美”,这个看似戏谑的互动实则完成了文化解码,在韩国综艺需用“视觉萌点”包装硬汉的传播逻辑下,中国网民直接用语言重构了人物形象。
保镖本人坦言“小美像情书”的反馈,折射出网络时代特有的交流密码,用解构消解距离,以共情替代猎奇。
在传播文化的同时,甲亢哥的中国行也是一场沉浸式科技体验,在京沪高铁车厢内,他持续6小时直播无卡顿的画面,意外成为5G网络的最佳广告,隧道中依然满格的信号标识,让习惯了地铁信号黑洞的纽约网友直呼“这不科学”。
除此之外,深圳美团无人机8分钟送达炸机的流程,被他戏称为“比复仇者联盟的量子传送更现实”,这段视频导致大疆官网访问量激增。
技术细节的传播效果远超刻意宣传,当甲亢哥试驾小米SU7Ultra时大喊“比兰博基尼快”,这句即兴感慨引发TikTok上#ChinaSpeed话题风暴,小米欧洲官网当日订单量暴涨。
这种“体验式带货”的魔力,在于将技术参数转化为感官冲击,时速350公里不再是个数字,而是车窗两侧模糊成线的风景。
在少林寺禅武堂,师父“痛即是道”的棍法教学视频,被剑桥大学东方哲学系列入教学案,西方观众惊讶发现,中国功夫不只是李小龙式的暴力美学,更蕴含“苦修悟道”的哲学体系。
认知的修正是双向的,当甲亢哥在绍兴街头鼓励受困女孩“你的声音是礼物”,中国传统“劝人方”遇上美式积极心理学,催生出跨文化的情感共鸣。
最精妙的互动发生在价值维,梁师父劝甲亢哥“赶紧回家睡觉”的朴素关怀,与网红经济“趁热打铁”的流量逻辑形成对冲,这种“反效率主义”的生活哲学,恰是算法时代的精神代偿,在深圳交警用他探头画面做交安宣传时,网民发现交通警示也可以充满幽默感。
甲亢哥行为现象级传播的本质,是民间叙事对机构话语的超越,当甲亢哥与广场舞大妈共跳《阳光彩虹小白马》,这段即兴互动产生的文化势能,远超耗资千万的官方宣传片,算法推流放大了真实世界的随机性,让“未编排的真诚”成为最强传播杠杆。
数据佐证着这种范式转移,他的直播使海外对华好感度大幅提升,而美国政府年度抹黑预算达成同等效果需数十亿美元,让中国大使馆不由发文祝贺。
中国驻美大使馆
更具深意的是,中国驻美使馆在X平台引用其行程时,特意标注“#240小时免签”政策,这标志着官方开始借力民间传播实现政策软着陆。
甲亢哥相机里的中国,恰似多棱镜折射出的光谱,既有故宫琉璃瓦上的历史反光,也有重庆洪崖洞的赛博霓虹,既记录着深圳无人机编队的科技之舞,也捕捉到河南乡村卤鹅摊前的人情温度。
当这些碎片通过算法拼接成认知图谱,世界终于看清:真实的中国不需要滤镜,它本就鲜活如18宫格中跳动的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