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之南,云岭之上,蜿蜒的铁路如一条穿山银线,起伏于山水之间。它好像一位工匠,以精妙的手法编织出生态、人文与团结共荣的绚丽画卷,绘就波澜壮阔的时代图景。

“绿线”恰似银针,青山化为锦缎,万里山河共织“生态链”。梅里雪山金顶闪耀,虎跳峡气势磅礴,普者黑荷花摇曳……复兴号穿越海拔三千三百米的香格里拉隧道,哈巴雪山的云影映于车窗;和谐号掠过抚仙湖的粼粼碧波,红嘴鸥欢快地追逐列车。列车运行时,桥梁如长虹卧于碧波之上,为黑颈鹤让出迁徙的通天云路;隧洞在山水间若隐若现,为高山杜鹃留存尽情绽放的崖壁;隔音屏障起伏如长蛇,与雨林的树冠层构建起立体和弦。钢轨像谦逊的行者,顺着自然的肌理柔和成曲线;路网以草木为经纬,把生态的细密针脚绣入山河的宏伟画卷,让迁徙的亚洲象群与奔驰的列车和谐共生,奏响生态文明的美妙乐章。

列车呼啸飞驰,史韵化作琴弦,千秋岁月共谱“人文曲”。一列列火车载着各地旅客奔赴历史文化长河,尽情领略各民族风情韵味。茶马古道上深浅不一的蹄印,诉说着往昔的繁华与艰辛;滇越铁路上法式风情的黄墙,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变迁;滇缅公路上著名的二十四道拐,像巨龙蜿蜒于崇山峻岭间……站台上傣家少女筒裙摇曳,银铃声随风飘散;车厢内彝族月琴叮咚作响,余音袅袅回荡;隧道口,白族照壁的精美飞檐令人惊艳。从米轨博物馆的蒸汽机车,到中老铁路的智能动车组,钢铁铸就的交通动脉里,流淌着跨越世纪的文明对话,续写着西南边陲灿烂的文明长诗。

“路网”纵横交织,民心紧密为结,五湖四海高唱“团结颂”。大理三月街上的白族调子,丽江三朵节里的纳西古乐,红河矻扎扎节上的哈尼鼓舞……动车组穿梭于26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将独龙江绚丽的彩虹披肩、傣乡华美的孔雀翎羽、彝寨特色的查尔瓦披风编织在一起,形成一道五彩斑斓的风景线。昭通苹果与版纳芒果在冷链专列中相逢,鹤庆银器与腾冲翡翠在货运班列里团聚,滇西北的松茸与滇东南的菌子共赴山海之约。中老铁路也逐渐成为连接国内外的重要纽带,不断加强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和友好合作,吸引不同地域的人们汇聚于此,奏响团结发展的赞歌。

云岭天路,宛如一位生态守护者、文化传承者、团结凝聚者,在青山绿水间延伸,在文化长河中穿梭,在民族与世界间架桥。这条钢铁绿脉将持续引领云南驶向充满希望的未来,在新时代的发展浪潮中,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文/聂诗岑 图/郭婷婷)

来源:中国日报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