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商业考察需要理性与深入

上周有个老朋友给我电话,说想来上海考察下商业项目,让我推荐一下。

我问道::你是想看一下商业趋势,还是为了什么特定项目寻找参考案例?

她说是后者。

我接着问:你的项目在什么样的区位?面积多大?容积率多少?盒子还是街区?持有还是销售?定位出来没有?初步方向有几个?想考察的是整体逻辑还是主题空间……………

她在电话那边沉默了一会儿,估计是稳定了下情绪:让你推荐两个项目,你怎么这么多问题

我告诉她,上海有核心商圈及次商圈快30个,3万平米以上购物中心接近400个,还不算难以计数的各类商业街区及旧改项目,你不告诉我具体的考察目的,我怎么推荐?

她在电话另一头一字字的说:“把你觉得比较好的项目给我推荐下就行。”

我很诚恳的说,我这人比较博爱,如果以个人喜欢为标准,你可能要在这里住上十天半个月的。

作为朋友,我觉得自己简直是太负责任了,当然,她一定忍的很辛苦才没有骂我。

有一个很少有人意识到的准则:商业考察是一把双刃剑!

以前有过一个笑话,说在业主要求中,设计师最喜欢的,和商业顾问最讨厌都是同一句话:你照着这个项目给我来一个!

设计师喜欢的原因很简单,样本都给出来了,只要土地面积容积率差不多,照样抄一个的难度肯定比重新设计一个小,反正设计费都是那么多。

而商业顾问讨厌的原因是,因为发展背景、消费群体、企业资源、以及运营模式等的不同,大部分项目从逻辑上来说都很难照抄。

当然喜欢和讨厌也不是绝对的,设计师节操高一点,或顾问团队节操低一点,前面的立场就可以互换了。

我曾经工作过的一个项目,是国内最早采用BLOCK形式建造的街区型商业设施,因为当时项目既新颖又成功,吸引了很多考察者。

这一类项目的优点是动线比较灵动,内部空间与外部环境有良好的交互,特别是当夜晚来临,在灯火辉映下,既有城市的现代味道,又有生活的烟火气息,游逛起来非常有味道。

缺点也十分明显,受天气影响较大,特别是雨雪天气对于行走不是很友好,全街区型的建筑形式下,高区可达性较弱,对于业态也有很强的限制。

项目当然很有特色,但第一对地理与区位有一定要求,第二要有精准的定位与强大的招商运营能力。

看着很好,学起来有点费劲。

在2019年我们做的一次全国性商业研究中,发现国内市场做街区式商业,客户接受度最高的是深圳、珠海、厦门等珠三角地域,因为这些地区的户外可消费时间比较长。

但是到了北方,很多街区都是“看上去很美”,实际运营情况一言难尽。

我见过很多业主,在做一个新建或者改造项目时,到处去看各种案例,觉得这个也不错,那个也满好,最后眼花缭乱之下,要么立地飞升,要么道心崩溃。

或者心一横,豪取百家之长,每个都抄上一点,却由于缺乏系统的定位与认知,最后变成了一个大杂烩。

想象一下,把刘亦菲的眼睛、迪丽热巴的鼻子、陈都灵的耳朵、舒淇的嘴、林青霞的下巴都安装到一个人脸上--产地都非常出色,但效果可能很惊悚。

商业考察是个很有效的学习方式,可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模式与方法,最后极有可能起到副作用。

2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可总要明白选哪块石头!

在做项目的考察时,一定要知道哪些是可以瞻仰的,哪些是可以借鉴的

商业项目可以学习的一般有四个大的方面:建筑、空间、主题及业态品牌。

这四个层面不是相对独立的,而是互为条件与因果。

有的项目在建筑层面上可以作为参考,但主题与业态层面无法复制,可是商业主题与业态布局,和建筑设计是强关联的,那么单纯的抄作业往往东施效颦,一定要做本地化的调整与处理。

前滩太古里刚开业时,很多商业人感叹规划与布局都充满了想象,觉得自己可以学习一下

当时我还写了篇文章,明确的告诉大家:这个项目的建筑与空间确实很酷,但空间与动线组合过于复杂,不仅要求对分片区主题的精准把控,还要有极高的招商与运营能力。


参见:

简单来说,太古能做,你做估计有点悬乎!

商业主题也是项目考察的重点,然而主题受到市场特征以及消费行为的直接影响,一个适合一线城市中心区的主题,放到三线城市可能就缺乏发展基础。

上海有很多调性非常雅致的商业,首先是消费足以支撑这种调性,其次是有足够的品牌来填充项目。

同样是小资风格的特色商业,在上海可以选择咖啡、轻餐、甜品、烘焙以及日料等来营造氛围,要是在一个三四线的小城市,依靠麻辣烫和低端奶茶显然达不到预想的效果。

不同能级的城市之间的商业,当然可以作为相互的借鉴,但借鉴的的应该是逻辑与理念,而不是单纯的表象、业态和品牌。

齐白石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句话是不是他说的没有确切的考据,但里面的原理很值得深思。

日本有个商业叫做GrandTree,曾经在朋友圈红极一时,是国内社区商业的必学案例。

它的一层完全打破了传统的商业布局,没有采用传统的高租金零售业态,而是采用了一个超市作为主力店,在西区还设置了一个小型餐饮街区,中间的业态也是以时尚杂品及甜品烘焙为主。

这一项看着很容易,考虑到国内的商业环境,如果一层不能提供足够的租金,就会导致着其他楼层的收益压力增大,这就意味着必须有足够的人流与消费为基础,才能支撑二楼及以上的招商与运营。

同时一楼设置超市和食街,也容易导致平时人气不足的情况。

而GrandTree所处的武藏小衫有其特殊的背景,周边大多是年轻的高收入客群,日本特有的家庭主妇文化,使项目即使是在工作日也不缺乏驻留的客群。

另外GrandTree敢于创新,还因为它的发展商是7&i集团,旗下拥有seven-11,伊藤洋华堂、西武百货、SOGO等多个商业条线,商业资源极为丰富。例如在一层降低了零售比例后,二层的Closet & Mirror引入了集团自有的 SEIBU SOGO百货是,以及大量的关联性本土时装品牌与饰品。


比起设计的美轮美奂的GINZASIX,充满了未来时尚的 HARAKADO,以及把公园建到楼顶的Miyashita Park等,GRANDTREE似乎在复制上更简单一些,但实际上它开业已经六年了,国内在各个层面上都能与之对标的项目似乎还没有一个。

中日的社会环境和消费习惯的差异,决定了项目发展不可能原样照抄,但从理念上,GrandTree有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例如以家庭生活为主线,宁愿牺牲面积也要提供更舒适的氛围、精细化的小空间处理、无微不至的服务细节等,就是发展模式以人气为先,而不是以传统的租金导向。

国内商业缺乏的不是技术,而是更开放的思路。

曾经有一个业主,在去日本考察了一圈回来后,非常激动,然后开设计会时,依然花了一天的时间和设计师讨论:

如果减少两个母婴室,是不是可租赁面积会更高一点?

只能说这哥们的考察费用,基本上都打水漂了。

3 怎样选择考察项目

在选择学习与借鉴案例时,有一个原则:多看新项目,多学老项目。

新项目能告诉你最新的商业尝试与创新,对于打开思路有很好的作用。

但新项目,特别是创新型的项目,往往有特殊的发展背景,同时未来的运营情况也难以预测。

这些年有太多红遍朋友圈的商业,在运营一两年后迅速的衰落,或者即使依然生存,但营收水平也跌落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

新项目可以看,也可以学,但一定要有慎重的态度与深刻的解读。

老项目,是指那些经历了一段时间还能保持了稳定的运营,甚至历久弥新,依然充满了生命力的项目。

这些商业能经历时间的考验,一定有符合市场规律的地方。

商业地产中有一种“创新焦虑症”,似乎一个项目,如果不做点别人没做过的,心里就没底。

创新当然是必要的,但所有的创新都是基于市场逻辑与消费发展,并在这个基础上衍衍生与进化出新的需求,而不是凭空造出来的。

泰国的ONE BANKOK被成为创新商业的典范,这个拥有包括五座高端办公楼、五家奢华及生活方式酒店、三座高端住宅塔楼、18万平米的活力零售空间的巨型项目。被称为城市发展与运营的典范。

在它主页的介绍中写道:

One Bangkok 不仅仅是一个生活方式中心,


它还是一个完美融合城市生活、休闲、以及人与人之间有意义的联系的空间,


One Bangkok 是城市生活的首选目的地,完美满足每一种生活方式的需求。


单纯从它的理念上,没有什么新的名词,核心还是针对生活模式的升级以及消费场景的再造。致力于让艺术与文化成为共享语言,并采用了真正的绿色与可持续发展模式。

回顾近十年来的泰国商业发展可以知道,这些理念从早期的Samyan Mitrtown、the commons、Terminal 21、Central World、DISCOVERY,到近期的ICONSIAM、EMSPHERE、Central Westvills等,一直被持续的研究及践行。

ONE BANGKOK是在深刻思考了城市与商业的关系后,对于这些主流趋势进行了系统化的汇总与诠释。

它的成功传递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创新不是虚空造牌,而是来自市场的的发展与积累.

这就是为什么商业考察不要单纯的求新求酷,而要多看看那些历经时光而风采依然的商业,他们既是历史,也是未来。

4 上海项目考察

非常不完全指南

上海有太多的商业项目值得看一下,我挑选一些比较有代表性,也比较有特色的项目,可以作为上海商业考察的参考。

鸿寿坊:

定位:精致型社区商业中心

建筑形式:小盒子加街区,商业面积约1.5万平米

精致型社区商业的典范,对于生活与社交都有了良好的兼顾,特别是高挑空的室内集市,在近期的商业中是一个极富创意的创新点。

可参考复制指数:四颗星,定位亲民且有烟火气,建筑空间简约实用,在生活与情怀之间达到了完美的平衡,但是在学习时要注意业态与品牌有鲜明的上海特征。


浦东嘉里城

定位:区域时尚型商业中心

建筑形式:围合式集中商业,商业面积约4.5万平米

内部空间精致,特别是小空间处理有鲜明的嘉里特征,精细,雅致,利用率高,围绕中端偏上消费群体打造,业态均衡,品牌合理,人流虽然不大,但定位精准,提袋率与坪效都十分出色。

可参考复制指数:三颗星,围绕定位精准打造项目的理念值得参考,业态配比也属于高品质社区商业的典范,但周边属于浦东最高端的国际社区,发展背景特殊。


武夷mix320

定位:小型社交型社区商业

建筑形式:小型单体加街区,商业面积约6000平米

第一水泵厂厂房改造的精致型社区商业,老破的菜市场焕发的新生,时尚沙龙、小酒馆、特色餐饮等构成了惬意而休闲的氛围,工业风与现代气息融合,仿佛穿越了历史与现在。

可参考复制指数:四颗星,它提供了一个可能,就是社区商业,并不见得全是柴米油盐,也可以有格调与社交,时尚与烟火气完全可以完美的融合。


北外滩来福士

定位:时尚型购物中心

建筑形式:MALL,商业面积约12万平米

教科书式的大盒子设计,动线清晰而不枯燥,地下主题空间创意不错,业态与品牌均衡,时尚与潮流感都很强,应该算是来福士系列中最值得看看的项目。

可参考复制指数:四颗星,虽然没有很酷炫的主题,但是内部各个空间都有精巧的设计,品牌配置也十分时尚。


浦东LALAPORT

定位:区域中大型社区商业

建筑形式:MALL,商业面积约12万平米

围绕现代生活模式打造,内部空间多变但不复杂,业态配置打破了传统的业态集聚原则,围绕消费场景的转换来进行布局,业态关联性富有创意,具备很强的日系特征,高区餐饮区无论是空间还是品牌都很有特色。

可参考复制指数:四颗星,教科书式的业态分布,注重生活场景的串联,没有太多噱头,周边居民消费复购率高。


西岸梦中心

定位:城市文商旅综合商业中心

建筑形式:盒子加街区,商业面积约16.2万平米

环境雅致,室内与自然有良好的呼应,江景一侧调性十足,艺术气息浓厚,真正体现了城市中的松弛感。

可参考复制指数:两颗星,文化、运动与时尚的结合可以借鉴,但最重要的精华部分在黄浦江畔,想COPY的话你得先找一条水岸。


静安嘉里中心

定位:核心商圈中高端商业中心

建筑形式:MALL,商业面积约9.4万平米(南区+北区)

内部空间雅致,色调清爽,主题与业态分布协调合理,虽然是分两个区,但游走起来毫无割裂感,B1的飨食里是国内最具特色的食集之一。

可参考复制指数:三颗星,位置优秀,区域消费潜力旺盛,嘉里的东西都是属于魔鬼在细节里,看着好像简单,真要学习会发现难度极大。


新天地广场

定位:特色主题商业

建筑形式:MALL,商业面积约2.8万平米

原太平洋百货改造,国内少有的把女性主题做的既纯粹干净,又充满浪漫气息的商业,想看漂亮小姐姐的首选之地之一。

可参考复制性:两颗星,地处淮海路,业态与品牌都精挑细选,不仅要求对女性需求有深刻的理解,还要有很强的消费群体支撑。


新天地一期

定位:城市文旅地标

建筑形式:街区+小型单体,商业面积约14.1万平米

老是老了点,但依然人头攒动,一个项目的收益都够独立上市标准了。完美的融合上海的历史文化与现代时尚,并且跟随市场发展一直再更新。

可参考复制性:三颗星,项目区位极其优秀,对于文化的理解也非常深刻,招商运营能力要求很高。从诞生起就被无数“天地”所学习,但学的像的屈指可数。


蟠龙天地

定位:城市文旅项目

建筑形式:街区,商业面积约5万平米

把一个近郊项目做成了旅游景点,还是上海人的旅游景点,每到周末从小年轻到老阿姨纷沓而至,建筑与自然的互动和谐而交融,空间雅致,业态与定位吻合,品牌质量很高。

可参考复制性:三颗星,看着简单的动线与自然与地貌的结合非常考究,品牌也十分精致时尚,同时还与地区文化有良好的融合。


EKA天物

定位:城市文旅改造项目

建筑形式:街区,商业面积约6.7万平米

原上海航海仪器总厂改造,每一栋建筑都找了一个知名的设计师,一开业就被称为了设计圈的圣地,业态以餐饮为主,艺术性极强,绝对的打卡圣地。

可参考复制性: 两颗星,设计概念的博览会,话题性十足,流程管控难度很高,而且,有点费钱!


上生新所

定位:国际化的活力艺术文化改造项目

建筑形式:街区,商业面积约4.7万平米

内部多个小广场形成了人群活动空间,海军俱乐部的翻新是一大亮点,游泳池变成了打卡景点,哥伦比亚俱乐部改造成了茑屋书店,艺术气息浓厚,第一期略显平淡,随着二期开业氛围有所提升。

可参考复制指数:三颗星,区域消费能力很强,原始建筑规模较大,有足够的面积来承载商业概念。


幸福里

定位:城市微型休闲街区

建筑形式:街区,商业面积约1.15万平米

十分精致的小商业街,既有情调又有烟火气,内部街区的景观打造舒适雅致,以餐饮与轻餐饮为主的业态组合,提供了从早到晚的消费场景。

可参考复制指数:四颗星,无论哪个城市都有很强的参考性,特别是对于市中心的小型街区改造,但要注意对于氛围的打造及品牌的管控。


ZX创趣场

定位:新生代二次元主题商业

建筑形式:小型单体,商业面积约9600平米

国内最成功的二次元商业,潮男潮女的聚集地,年纪超过35岁都不好意思进门。

可参考复制指数:两颗星,南京路巨大的人流支撑了消费,上海浓厚的二次元市场提供了足够的品牌支撑,更适合一线和二线上城市,对于商圈也有很高的要求。


ZX造趣场

定位:中大型城市二次元商业

建筑形式:盒子,商业面积约1.5万平米

与创趣场一个团队,二次元氛围浓厚,内部空间清爽有趣,各种手办、动漫与吃谷店琳琅满目。

可参考复制指数:一颗星,这么大的面积,能做出这么纯粹的二次元主题,瞻仰一下就好了,想抄作业基本上很难。


当然值得看的项目还远远不止这些,个人认为,上海的商业无论是从概念、档次还是主题等各个层面的丰富度都是全国首位,没有之一,但也正是因为项目太多且形式多样,所以在选择时要有目的性。

最关键的是:学习借鉴,与照样来一个是两件事情

老丹,江湖又称丹总,一个喜欢说实话的商业老炮,爱好户外与美食,十五年商业地产一线从业经验,曾参与国内多个知名商业地产项目的定位、设计、招商与运营,中购联专家委员会委员,IFFRE常务理事,联商网特聘讲师。

熙领(上海)商业管理有限公司,社区商业与城市更新专业化团队,核心技术团队均有多年国内外商业研究、定位、建筑和空间设计、以及招商运营的全过程经验,近年来成功操盘了多个城市更新与改造项目,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与经济效益。


业务联系电话:13501750783(可加微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