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美国下令,日本就会“攻击”中国军舰?
近日,日本媒体突然提起了去年的美日军演,并公布了当时双方兵推的相关信息。
时隔一年,日媒再次提起去年的军演,着实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但其实,只要结合当前的国际局势稍加分析,就知道日本的用意了......
日本“怂了”
4月2日,特朗普再次挑起争议,宣布对全球商品加征10%的普遍关税,并对不同国家单独征收所谓的“对等关税”。
出人意料的是,连美国最亲密的盟友之一——日本,也没有被排除在外,而是被重重地打了一棒,面临高达24%的额外关税。
更让日本尴尬的是,特朗普还在讲话中提起日本,对其长期对美国大米征收高达700%的关税表达强烈不满。
他指责这种贸易不平衡正在摧毁美国的工业基础,甚至威胁国家安全,语气极为强硬。这番话在日本引发了轩然大波。
第二天,日本首相石破茂面对媒体时,神情严肃地表示“极其遗憾”,还罕见地用了“国难”来形容此次危机,显然是感受到了这场贸易风波的严重性。
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也紧急表态,称对美国的决定“无法接受”,并要求美方重新考虑。
但除了这些措辞上的“表达遗憾”,日本政府并未提出任何实质性反制措施。
日媒普遍认为,这次日本是“被伤得最重”的国家之一。
《日本经济新闻》的分析指出,美国这一轮加税很可能重创日本的汽车出口产业,拖累国内汽车生产链,带来的损失可能高达13万亿日元,约合869亿美元。
这一数字不仅相当于2024年外国游客在日本的消费总额的1.6倍,甚至占到日本名义GDP的2%以上,影响之深远不容小觑。
然而,就在外界猜测日本是否会采取反击、以维护自身经济利益时,日本方面却迅速“软了下来”。
除了不断表示“遗憾”和“担忧”,并未表现出任何硬气的态度。
许多观察人士指出,日本显然不敢与特朗普政府撕破脸,而是试图通过强调“日本对美国经济的重要贡献”,来争取某种豁免或让步。
换句话说,日本宁可吃下这口苦,也不愿真正与美国对抗。
这种退缩的姿态,不只是因为经济上的被动,更暴露出日本在美日关系中长期以来“唯美是从”的结构性问题。
面对强势的美国,日本政府的反应几乎成了一种“惯性反应”——嘴上说几句,心里忍一忍,最后还是继续听命行事。
日本还要示好美国
在面对美国挥舞“关税大棒”时,日本非但没有据理力争,反而选择了低姿态应对。
但更令人惊讶的是,就在此时,日本媒体突然曝出一条与美军联合军演相关的“旧闻”,引发外界广泛关注。
4月6日,日本《产经新闻》爆料称,在去年2月举行的“利刃2024”美日联合演习中,双方曾以所谓“台海冲突”为背景,模拟在统一指挥下对解放军进行作战。
报道称,当时双方还进行了一场兵推。兵推过程中,美国一声令下,日本就出动战机“攻击”中国军舰。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场演习其实早在去年就已进行,但日媒却选择在此刻突然重新炒作,无论从时间节点还是释放方式来看,都很难说是“巧合”。
有分析认为,日本在这个节骨眼上把“旧账”翻出来,更像是在对美国的一次政治献礼——希望借此表明对华强硬的立场,以向美国示好。
更值得关注的是,根据当时的消息,演习中不再使用虚拟代号和地图,而是直接采用了真实地理信息,并明确将中国标注为假想敌。
这种做法,无疑踩到了中国的红线。
台海问题事关中国核心利益,是不容任何外部势力插手的内政事务。
中方早已明确表态,任何国家如果胆敢在这一问题上挑衅中国,都将面临严重后果。
对于日本,中国此前也早已明言警告。
更讽刺的是,日本一边被美国强加重税,国内经济承压严重,一边却还要拿出“攻击中国”的姿态来讨好美国。
这种“用跪姿换恩情”的做法,不但换不来特朗普的同情,反而可能使日本陷入更加被动的局面。
毕竟,讨好从来不能带来真正的尊重,软弱只会让人得寸进尺。
可以说,日本在这个时间节点上的选择,不仅暴露出其对外政策的软弱本质,更显得愚蠢而短视。
一味迎合美国的战略布局,最终损害的只能是日本自身的国家利益。
参考资料:
透视东瀛|面对关税打压“无牌可打”,日本终究还是“认了”——齐鲁壹点
日媒披露“日美模拟攻击中国军舰”细节,中国使馆此前已阐明严正立场——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