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回升,北方多地迎来“飞絮季”。漫天飘散的杨絮、柳絮不仅影响市容,更成为过敏患者的“隐形威胁”。近日,山东省转化医学学会呼吸慢病管理分会主任委员,滨州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病区主任、主任医师朱建波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飞絮中含有植物纤维及花粉等过敏原,易引发呼吸道及皮肤过敏反应,尤其对过敏性鼻炎、哮喘、慢阻肺患者危害较大。他提醒广大市民,要重视飞絮防护,科学应对飞絮带来的健康挑战。
飞絮来自杨柳树的雌株,是其种子传播和繁育后代的一种生理现象。当春天白天最高气温连续三天超过 25℃,最有利于种子成熟,杨柳絮便开始飘飞。每年 3 月下旬至 5 月上旬是飞絮的高发时段,春季气温回升期以及昼夜温差大的晴日是触发飞絮的主要气象条件。
近期,滨州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门诊因飞絮导致疾病加重的患者数量明显增多,这也给广大市民敲响了警钟。朱建波介绍,飞絮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不容小觑。它本身的植物纤维成分会对人体造成直接刺激,导致眼睛发痒、鼻塞、流涕等症状,甚至会损伤呼吸道和鼻腔的黏膜。同时,飞絮表面易吸附花粉、灰尘、PM2.5 等过敏原,被人体吸入后,容易引发过敏性鼻炎、哮喘、过敏性结膜炎等疾病,尤其会使有过敏性鼻炎、哮喘、慢阻肺等基础疾病的患者病情加重。
一旦出现飞絮过敏症状,市民也不必过于惊慌。如果症状较轻,可以采取一些自我缓解的措施。过敏性结膜炎患者可采用冷敷来减少炎症反应,包括使用冷敷贴,或将冰块用毛巾包裹后进行冰敷,每次持续约 5 分钟即可。同时,根据患者的过敏严重程度,可选择不同种类的药物进行治疗,以缓解眼睛痒、肿等症状。但如果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呼吸困难、胸痛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要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如哮喘患者需备吸入剂,并定期复诊,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用药方案。
综合接诊情况,朱建波特别提醒市民,对于过敏性鼻炎、哮喘患者或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飞絮的威胁更为严重。这些人群在接触飞絮后可能会出现胸闷、憋气、呼吸困难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这些人群在飞絮季应更加谨慎,必要时应提前咨询医生,制定个性化的防护方案。
“过敏人群应尽量避开每天10:00至16:00的飞絮高发时段外出,选择在早晨、傍晚或雨后等飞絮较少的时段出行。外出时,应佩戴一次性防尘口罩、墨镜或防护镜、纱巾等进行有效遮挡。回家后应及时清洗面部和鼻腔,以减少过敏原的残留。”朱建波说,除了上述防护措施外,过敏人群还可以通过预防性用药,如使用喷雾剂或服用抗过敏药,来缓解症状。此外,室内使用空气净化器、定期清洁家居、保持室内适宜的湿度等方法也有助于减少过敏原的扩散。
通过科学的防护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其对健康的不利影响。朱建波表示,希望广大市民能够重视起来,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记者 王慧慧 通讯员 赵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