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镇宁自治县革利乡的古茶树进入采摘期,茶农们忙碌的身影遍布茶园,茶企加紧生产,政府积极谋划产业升级,一幅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正在革利乡古茶山上徐徐展开。


村民春茶采摘忙。

革利乡古茶树生长区域内气候资源优越,高海拔、寡日照、多云雾,林中有茶、茶中有林,造就了革利古茶“香气鲜爽持久,滋味醇厚甘甜,汤色清澈明亮”的品质特征。依靠祖辈遗留下来的古茶树,革利乡的村民们通过采摘、制作茶叶等满足部分生活所需。但大多采摘的茶青都会售卖给当地的茶企或加工厂。

在位于革利乡革利村的镇宁明玉农业有限公司茶叶制作车间,新鲜的茶青经过摊晾、杀青、揉捻、干燥等传统工艺的精心制作,这些带着山野气息的嫩芽将华丽变身,成为备受市场追捧的“革利茗”古树茶。


镇宁革利乡古树春茶基地。

镇宁明玉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清彪介绍,自从古树茶青开采以来,明玉农业有限公司每天的茶青收购量在200斤-600斤。截至目前,“革利茗”古树茶成品茶已销售500多斤。还有很多客户的预订,公司正在加班加点地赶制明前茶。

在革利乡,像镇宁明玉农业有限公司这样的茶企业共有6家,其余小型加工厂更是30余家,村民们采摘的茶叶完全不愁销路。同时,村民们还可以到当地的茶企上班,增加收入。


镇宁革利乡古树春茶长势喜人。

据悉,张清彪曾经也是贫困户,通过发展茶产业脱贫,如今已是当地的致富带头人。所以,到他公司上班的村民都会优先考虑脱贫户。

革利乡古茶树分布较广,历史较为久远。据统计,现有古茶树5万余丛。结合古树茶本身的经济价值和独特的自然风光,革利乡政府积极谋划产业升级,加强对古茶树的保护,将茶产业打造成革利乡的支柱产业,并通过将古茶树和自然景观、民族文化、风力发电等相结合,把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形成了一幅集“茶、景、文、风”为一体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古树春茶加工现场。

革利乡副乡长杨串表示,革利乡将持续不断推进革利乡古茶树茶产业的发展,通过招商引资引进项目,大力优化茶产业结构,不断提高辖区古树茶品质。一是积极探索开发风电、茶旅一体的文旅发展路径。紧紧依托王占马(村)古茶山典型农业景观优势和我们风电场特色旅游资源,深入挖掘明代屯堡、蒙古族和苗族等文化内涵,打造为文旅融合的文化景观。二是加强茶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选育优良古茶品种,打造特色古茶产品,创建“夜郎古茶”品牌,申报地理标志产品,完善贡茶生产线。三是壮大村集体经济,探索开发茶旅产业链,撬动产业“接二连三”,推动第三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群众增收。(文/图 陈海黎)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