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两点,这个成品高架库灯火通明。维修班长王东系着双钩安全带,悬吊在28米高的空中廊桥上,像一位“蜘蛛侠”穿梭在钢架之间。
“轨道直线度偏差0.8毫米,超出安全阈值,必须抢在早班前校准!”凌晨四点,他沙哑的声音从高空传来,手中的激光测距仪蓝光闪烁。他擦了把汗,对对讲机喊:“小李,拿工具上来,咱们得赶在生产前修好!”
这座由钢铁与代码构筑的自动化立体高架库,是云南中烟红塔集团楚雄卷烟厂的“数字心脏”。它不仅连接着生产车间与市场,更是智能化浪潮下人、设备与系统协作的新舞台。过去,物流靠人力驱动,如今,系统与人的协作改变了这一切——设备“开口说话”,系统实时报警,人则精准响应。这种变化让效率更高、失误更少。
智造闭环,数字化“最后一百米”
在卷包车间尽头,高达9层楼的自动化立体高架库如同一座沉默的钢铁巨人,日均吞吐3万件成品。它一头承接生产线的成果,一头面向市场的需求,是物流体系的关键枢纽。生产如同一场精密的“交响乐”:从原料分选到卷包成型,再到装封箱机以每箱50条的标准封装,每一步都环环相扣。最终,成品通过传送带进入高架库。
在高架库前,机械手臂如同不知疲倦的“搬运工”,按预设程序将不同品规分类码垛,以每垛28件的标准整齐入库。如今,每台设备都装上了传感器,实时监测温度、振动、电流等核心参数。物流员小李翻开记录本说:“比如堆垛机的传动链条,振动频率一旦超过正常值2%,系统就会报警。去年靠这项技术,设备故障率从5%降到2%,入库效率显著提升。”过去,人得瞪大眼睛紧盯机械,稍有疏忽就可能影响生产链条;现在,系统率先“吹哨”,采集到的振动、位置等关键数据直观呈现,物流员迅速定位问题,确保成品精准入库。
这一连串精密运作的背后,是系统与人的协作新生。系统报警提示异常,人则凭借经验快速响应,他们与智能设备共同维系着生产的“最后一百米”。一旦发现卡顿或异响,检测器的“火眼金睛”会立刻捕捉,物流员则第一时间采取措施,确保生产连续性。这种协作,让效率与精准度双双提升。
智慧启程,数字化驱动的物流新生
高架库不仅是存储空间,更是成品物流配送的起点。成品完成码垛入库后,这里便成为它们蓄势待发的“驿站”,等待物流车开启市场之旅。早上9:50,调度员小李的工位被三块屏幕环绕,指尖在键盘间跳跃,调配着这座数字化中枢的每一步运作。“WMS系统启动,第127批次出库任务加载完成。高架库实现24小时无人作业,堆垛机根据指令自动完成入库和出库,满足车间和商业公司的需求。”他解释道。
RFID电子标签追踪产品信息,新的条码阅读器采用Profinet通信方式,确保入库时品牌、数量等信息准确无误,出库时整托盘数据无缝对接。这种数字化管理,让采集的核心信息——即产品规格、位置、状态清晰可见,为工业发货到商业入库的衔接提供了保障。智慧物流系统如同“大脑”,不仅优化每辆车的装载量,还能计算最佳配送路线,减少空载率。“以前靠人算装载量和路线,费时费力,现在系统几秒钟搞定。”小李说。
但智能化的背后,人仍是不可或缺的拍板者。系统提供数据和建议,比如装载量是否合理、路线是否最优,但最终决策仍需人结合实际判断。小李补充:“一旦运输中出现突发情况,比如路况变化,我们得迅速调整方案,确保按时送达。”这种人机协作,不仅提升了效率,也让物流配送更加灵活可靠。
匠心守护,从被动修到主动防
智慧物流系统的高效运转,离不开一群“钢铁医生”——物流修理工。智能化加持下,他们的工作方式也迎来变革。新来的修理工小张说:“王班长常讲,设备出问题就像人感冒,得找准病因。过去是人盯着设备,现在设备自己‘会说话’,提前预警,把故障从‘被动修’变成了‘主动防’,停机时间大大减少。”
去年,数字孪生系统上线,对底层数据进行全方位采集与分析,提供智能诊断。修理工们就像拥有了“透视眼”,能快速锁定问题点。比如,光电开关积灰会导致信号弱化,机械臂抓取失误;传动链条缺润滑,堆垛机运行就会卡顿。王东说:“这活儿细,0.1毫米的偏差都不能放过。72个监测点就像神经末梢,维系着系统的感知能力。”
为了保障生产,他们常利用周末保养设备。清洁72个光电开关,润滑4组传动链条,排查3台穿梭车的隐患。去年,他们处理了1456次预警,修好78次潜在故障,确保生产零中断。春节前的市场保供更是关键,王东和团队提前一个月备战,从机械手到传输带,每台设备都得满负荷运转。“在旺季机器不能掉链子,我们得顶上。”王东说。
高架库的智慧物流系统如一把钥匙,开启了生产与物流的高效之门。入库、出库、移库、品牌管理、物料消耗、预警管理全面数字化,每一步都更稳、更快。这里既是生产的终点,也是物流的起点,物流人用责任确保无缝衔接,修理工用匠心守护系统稳定。他们虽无聚光灯,却不可或缺。王东站在高架库前,看着机械臂忙碌,感慨道:“数字化是我们的底气。设备跑得好,生产不卡壳,成品按时出货,我们才踏实。未来,我们计划引入AI,让数据‘思考’,实现更优化的管理。”在这场智能化变革中,人与系统共舞,效率与匠心并存,共同守护着“钢铁森林”中的“数字心脏”。
图由云南中烟红塔集团楚雄卷烟厂白悦松授权提供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