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治日报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家梁 见习记者 胡特旗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平安稳定的基础。“小家”和谐,才能推动“大家”安定。为进一步化解婚姻家庭纠纷,促进家庭和谐稳定,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南哨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推进“四强化”工作法,与群众“面对面”“零距离”合力化解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让婚姻家庭纠纷化解在“家门口”,实现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双提升”,以“小家”的和谐稳定促“大家”的安定有序。
强化矛盾摸排,织密排查“经纬网”
受“家丑不可外扬”等观念影响,家庭婚恋纠纷隐蔽性深、发现难,排查发现是关键。组织镇村干部、网格员、联户长等各方力量,主动上门排查家庭婚恋纠纷。南哨镇共划分为27个网格,配备网格长27名、联户长148名。发挥网格员“前哨”作用,将隐患摸排融入日常走访服务工作中,在为民服务中常态化收集和发现婚恋家庭矛盾线索,做到早发现、早分析、早预防。同时,加强与妇联、镇社会事务办、派出所等职能单位的纠纷信息共享,实行“日排查、周分析、月研判”制度,召开矛盾纠纷研判会,分析研判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以村为主体,整合各方力量,制定疏导化解和处置方案,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
强化凝聚力量,化解纠纷“一站式”
构建以镇综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为主体,应急管理站、妇联等为协作单位共同参与的“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平台,综合运用法律、政策、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方法,把家庭婚恋纠纷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成立南哨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党政主要领导亲自组织、主动参与,建齐配强调解力量,大力化解婚恋家庭矛盾纠纷,目前,南哨镇镇级调解员10名,村级调解员70名。对于一般性婚恋纠纷,实行随即处置、就地化解;对于较为复杂的婚恋纠纷,通过人民调解员、网格员、村级民警共同参与,共同调解。积极通过镇妇联、司法所、村级民警、心理疏导等多方力量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实现各类调解主体有效互动、相互衔接,把婚恋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创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全镇近年来从未发生因婚姻家庭纠纷引发的恶性案件和命案。
强化跟踪问效,筑牢家庭“防护墙”
按照属地原则,组织完善矛盾纠纷“心理疏导+回访”衔接机制,以村为主体,定期了解和掌握矛盾纠纷化解后的进展情况,及时提供后续心理疏导和关爱帮扶。为预防婚恋家庭纠纷调解之后,未及时跟踪服务,出现矛盾问题反弹、纠纷再次激化或出现新的纠纷,出现恶劣事件发生。南哨镇开展定时跟踪回访,落实感情疏导、法治宣传等措施,严防问题回流。对产生纠纷的当事人进行思想疏通、调解、释法明理,开展针对性的跟踪服务、动态了解当事人的生活状态,防止问题反弹、矛盾纠纷再次激化,做到案结、事了、人和,实现婚恋纠纷纠纷排查化解闭环运行。
强化宣传引导,撑好法律“保护伞”
家庭婚恋纠纷反复性强、巩固难,预防是重点。南哨镇把法治思维贯穿化解家庭婚恋纠纷全过程,强化法治宣传,引导群众学法用法。通过开展以案释法,明刑弼教。常态化开展“化一案,讲一法,明一理”活动,组织镇综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累计开展“以案释法”宣传活动12场次,坚持依法调处家庭婚恋纠纷,有针对性开展典型案例警示教育,达到让当事人明白一个道理、宣传一次法律知识、教育一批群众的效果。选聘签约1名村(社区)“法律顾问”,培养“法律明白人”45名,建成2个法治广场,让群众有事先找“法律明白人”成为常态。同时同步开展“进门送法”活动,广泛宣传民法典、反家庭暴力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让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理念走入寻常百姓家。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道德观念,引导群众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婚姻家庭纠纷,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避免婚恋家庭矛盾纠纷激化升级,确保从源头预防婚恋家庭纠纷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