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东平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探索涉企解纷新路径,通过“构建全链管理、织密解纷网络、强化数字赋能”方式三维发力,不断提升涉企矛盾纠纷化解成效,助力辖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1
构建全链管理
合力破解跨域治理难题
针对复杂涉企矛盾,整合司法所、综合执法部门及在地企业等力量,成立专项工作组,通过党委牵头、政企联动,促进矛盾纠纷化解“一竿子插到底”。推动跨域协同解纷,搭建各部门沟通会商平台,实现信息互通、执法互助、纠纷共解,以“一案一策”精准化解涉企争议30余件。建立“涉企矛盾排查—问题联处—成效反馈”工作流程,加强数字化追踪排查,压实各方责任,推动问题逐级销号,消除“责任真空”。2024年,联合光明驻地企业开展农用防风林占地种植整治,覆土还林1000余平方米。
SPRING
2
织密解纷网络
依法化解涉企矛盾纠纷
政企共建“老娘舅”调解工作室,构建“排查预警—法律评估—联合调解—执法兜底”解纷机制,全周期管理涉企矛盾纠纷,2024年涉企纠纷化解周期同比缩短40%以上。创新帮扶机制,在涉企纠纷中为困难群体提供暖心服务,比如,在开展长江北横河附近林地环境整治和违法建筑拆除过程中,协助当事人搬迁、处置养殖畜禽,以柔性执法加速矛盾化解。深入开展普法行动,开设“企业法治课堂”,创新“网格员+调解员”双角色普法,将普法宣传送到企业和群众“家门口”,提高全民法治意识。
3
强化数字赋能
助推涉企治理提质增效
依托镇综合智慧管理平台,推动实现涉企矛盾线索“秒录入”、处置进度“实时查”。针对企业季节性劳资纠纷、生态治理矛盾等突出问题,整合历史纠纷数据,实时监测动态信息,预测潜在矛盾风险点位,提前部署调解资源,做实“未诉先办、未发先防”。 开发“同心共治”小程序,企业、群众可通过“随手拍”功能上传问题线索,实现全民共治“一键通”,自上线以来累计收到问题线索331条,处置率达92.4%。
东平镇司法所供稿
局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科综合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