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由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千行万业系列招聘会”春季专场暨长三角地区2025届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在上海财经大学举行。



(潘洁 摄)

本次招聘会以“才聚长三角,共促一体化”为主题,汇聚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四地企业岗位资源,来自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金融科技等行业的千家企业参加,提供岗位超2.1万个。招聘会深入行业对接、属地联动与服务集成,实现岗位会前一键检索,提高企业招聘岗位熟识度、学生指导服务精细度和岗位供需匹配精准度。





(潘洁 摄)

在招聘会现场,人工智能(AI)、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行业摊位前排起长队,养老服务行业也成为了部分毕业生考虑的就业方向。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专业硕士高艺明正忙碌地穿梭于各个企业展位之间,一边认真聆听企业的详细介绍,一边积极分享自己的求职意向。高艺明心仪的就业方向主要集中在财务类和销售类岗位。在财务领域,她凭借在校期间修读的相关课程以及考取的专业证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基础;在销售方面,则通过实习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此外,高艺明对AI行业也有研究经历,对实体企业、数据分析及量化方向颇感兴趣。

当被问及求职考量时,高艺明表示,更加关注企业的晋升通道以及未来的成长空间,期望能够找到一个可以长期深耕的职业平台,实现自己的长效发展,“我比较倾向于财务类和销售类的岗位,毕竟我在这些方面有一定的基础和经验。同时也会考虑AI、数据分析等新兴产业,毕竟这些领域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些企业直言,招聘时更加看重学生的专业匹配度以及发展潜力。

一家机器人科技公司人事经理张先生告诉记者,公司成立仅两年多,正处于快速上升的发展阶段,对AI等新兴领域的人才需求极为迫切。此次招聘会上,公司发布了10余个工作岗位,主要聚焦于研发类别,具体包括具身智能算法工程师、仿真算法工程师、关节机械设计工程师以及整机测试工程师等职位,提供的年薪范围从40万到百万元不等。

另一家工程技术公司人力资源负责人表示,在面试过程中,企业会全面考量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他们在校期间参与的项目研究、实习经历等。“很多新人在真正入职后会发现,实际工作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存在很大差异。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和成长,公司会安排这些新人进入下属子公司进行历练,由经验丰富的专人进行带教,并让他们参与到一些实际项目中,通过实践来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该负责人说。

上海财经大学党委书记许涛介绍,这是该校首次承办省部级综合类专场招聘会,学校积极联动长三角地区国资、人社、共青团、工商联、总工会、管委会等机构,共同征集、遴选优质岗位,以满足2025届毕业生多样化需求;同时,学校不断扩宽渠道挖掘资源,保质保量访企拓岗,为提升学生竞争力,“学校还通过与知名企业合作,开设就业‘微专业’‘线上课’,特别是在人工智能、数智化领域迭代精品课程,全力提升我校学子的就业竞争力”。

“我们深耕重点群体帮扶,全力疏通就业堵点。”许涛表示,面向考研失利学生,学校开展“研后专场”招聘活动和生涯指导活动,帮助学生转换赛道,调整心态;针对脱贫家庭、零就业家庭等,建立帮扶台账,“一生一策”精准工作;针对少数民族学生,成立市级民族学生生涯工作室,全力推进少数民族学生就业进程。

此次招聘会上,长三角多所高校与重点产业民营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并现场进行校企合作签约,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数字财务等长三角重点产业领域展开合作。沪苏浙皖三省一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指导中心正式签署《长三角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联盟战略合作备忘录》,立足跨区域协同发展战略,通过省际联动、优势互补,破除就业信息壁垒,推动实现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深度融合。

招聘现场特设“就业加油站”服务区,配备政策咨询、生涯咨询、AI智慧就业、职业形象顾问等,为毕业生求职提供全方位服务。

记者 潘洁

编辑 潘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