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4月14日上午,四川省政府新闻办举行“万千气象看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若尔盖第三次专场会。会上,若尔盖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韩德龙以五个“并”字为切入点,系统介绍了该县“厚植生态主基调 走出高原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的经验和成效。
四川省若尔盖县地处川甘交界、阿坝州北部,是全世界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的高寒泥炭沼泽湿地核心区,黄河流经四川最长的地方,长江、黄河上游重要水源补给区和涵养地,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地区。
“近年来,我们主动承担川西北生态示范区保护责任,全力以赴优生态、拼经济、惠民生、促和谐,‘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阿坝典范若尔盖示范’建设持续向好,荣获‘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进步显著县’。”韩德龙在解读了近年来若尔盖县的发展密码时说。
保护与治理并重,厚植生态本底。全域保护,林(草)长、河(湖)长、田长“三长”齐抓共管,组建四川首支“黄河护河队”,深化“草原是我家·保护靠大家”系列活动。全域治理,投资23.04亿元,大力推进若尔盖历史上规模最大、群众参与度最高的湿地修复、草畜平衡、控鼠治沙、岸线治理、治伤治乱等“山水工程”,完成黄河干支流防护带263公里,草原植被盖度达到85%,黄河干流出川断面水质常年保持二类以上。与此同时,探索发展现代畜牧、清洁能源、全域旅游新业态,有效打通“两山”转换通道,让高水平生态成为高质量发展支撑。
夯基与挖潜并举,促进产业转型。一方面,农牧产业夯基延链,建设青稞、蔬菜、饲草等特色基地7万亩,建成“三结合”现代化养殖牧场782户,唐克牦牛园区获评省四星级现代农业园区;持续巩固12个“三品一标”及“若格达斯”系列产品,牧业产值达24亿元,“种、养、加、销”一体化全产业链条逐步形成。另一方面,生态工业挖潜蓄能,规划光伏场站2050万千瓦,已建成5.1万千瓦,若尔盖生态产业融合发展园区引进企业8家,实现产值4.2亿元,生态工业潜力凸显。
此外,全域文旅扩容提质,已建成以自然生态为主的黄河九曲第一湾、花湖、梅花鹿生态园景区,以温泉康养为主的河它温泉、降扎温泉景区,以红色文化为主的巴西会议、牙弄红色景区,开发了黄河文化旅游、花湖湿地科普游、扎萨格自驾游等6条精品线路,高质量举办安多赛马节、天边小路越野赛等系列活动。
传承与弘扬并行,筑牢团结根基。依托巴西会议、包座战役等28处红色革命遗址遗迹,建成“重走长征路”研学体验廊道、巴西红色教育基地。投资6123万元,建成班佑、牙弄等5个红色村庄,巴西会议会址、勇克包座战斗遗址纳入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全县红色景点年接待游客达15万人次、促农增收1500万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化“站在草原望北京·心中感恩共产党”和“石榴抱籽踏新程·长征精神进校园”系列活动,获评“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构建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3个、省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10个,“红色”成为团结基因。
城镇与乡村并进,加快城乡融合。郎川高速、川青铁路(若尔盖段)、通用机场加快建设,公路里程达1236公里。5G信号覆盖率达95%,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城乡环境得到提升。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累计投资22亿元,分批次实施乡村基础配套、产业补短等项目580余个;纵深推进城乡环境质量提升行动,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25个,全县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行政村覆盖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服务与治理并进,增进民生福祉。民生领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70%。建设学前、小学、中学“一体化”教育园区,促进教育高质均衡发展;加快“医联体+医共体”建设,落实全民免费体检,完善健康管理档案;“点单式”促进就业创业,让每一个怀揣梦想的青年看到希望。
“若尔盖是生态宜居的福地、绿色发展的高地、观光旅游的胜地、投资兴业的宝地。”韩德龙向四海宾朋发出邀请,欢迎大家来“黄河美园·若诗若画”若尔盖休闲度假、投资兴业。 (图文:王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