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个当年做过几天房地产的朋友问我,如果中国放开外国人在华投资、购房,能否给房地产拉出现在这个泥潭?
他的观点是,就看能不能把那个国外的长企吸引到国内来了。如果有长企到国内来的话,那可能还能拉动一下一些国外人到中国来居住的这个可能。
而且他认为,即买即退啊,包括旅游之类的,才多少钱?那房地产市场他妈卖块地多少钱?卖个楼多少钱?对不对?这,这个是相差巨大。
但我认为,这个很难。
房地产2021年最高的时候是18万亿的销售,查了一下统计局的数据,去年,2024年是9.54万亿的销售。
这个销售基本上算是腰斩了。所以我认为他的这个想法是真的不切实际。
后来我又问了一下DEEPSPPK,他也给我了一些分析,供大家参考。
中国是否应放开外国人投资买房以拉动房地产市场,这一问题涉及经济、政策、风险等多方面考量。结合当前政策背景及市场现状,可以从以下角度分析:
一、外资购房的潜在收益与政策尝试
- 短期刺激需求
部分城市已尝试放宽外籍人士购房限制,如广州2024年取消对港澳台及外籍人士购买120平方米以上住宅的限购,旨在吸引外资流入、提升市场活力4。此类政策通过释放外籍高净值人群的购买力,短期内可能缓解库存压力并提振房价预期。 - 促进国际资本参与
近年中国逐步放宽外国投资者资产要求,降低外资进入门槛,例如2024年证监会等六部门调整资产要求,吸引中小型外资机构进入中国市场,推动多元化投资3。若进一步放开购房限制,可能吸引更多国际资本参与商业地产(如写字楼、物流园区)等经营性领域9。
二、限制外资购房的主要原因
- 国内市场内生性主导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需求主要依赖城镇化进程、本地刚需及改善性需求,外资占比较低。例如,2025年数据显示,商品房销售额的降幅收窄主要依赖国内政策支持(如限购松绑、房贷利率下调),而非外资推动7。放开外资购房对整体市场的拉动作用有限,且可能加剧区域分化(如核心城市房价上涨,三四线城市仍低迷)7。 - 防范金融风险
- 资本流动波动:国际资本具有高流动性,可能加剧市场波动。例如,网页6指出,国内利率低于国际水平时,外资更易流出而非流入,导致房地产流动性不足,反而抑制价格稳定6。
- 投机性炒作风险:历史上“限外令”的出台(如2006年)正是为防止外资通过炒房套利,推高房价并引发金融泡沫9。若全面放开,可能重演资本短期炒作后撤离的风险,威胁市场稳定。
- 政策调控的自主性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调控高度依赖本土政策(如限购、限贷、土地供应),外资参与度低使政策更具灵活性。若外资占比提升,国际资本流动可能削弱政策效果。例如,特朗普关税引发的全球经济不确定性虽冲击资本市场,但对楼市影响有限,因其“内向型”特征显著25。 - 社会公平与资源分配
一线城市房产与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绑定,若外资大量涌入核心区域,可能加剧本地居民的购房竞争,推高生活成本,引发社会矛盾49。
三、平衡策略与未来方向
- 结构性开放
可针对特定领域(如商业地产、长租公寓)或区域(如自贸区、大湾区)试点外资准入,避免全面放开导致的系统性风险39。 - 强化监管框架
需配套资本流动监测、反洗钱机制及税收政策(如房产空置税),防止短期投机行为。例如,2015年放宽“限外令”时,仍要求外籍购房者符合地方限购政策,避免需求无序释放9。 - 依赖内需与政策协同
当前房地产市场的复苏更依赖国内经济回暖与政策支持(如财政赤字率提升至4%、货币政策宽松)57。与其依赖外资,不如通过城中村改造、保障房建设等内生性措施激发需求。
结论
放开外资购房虽能在局部刺激市场,但受限于国内房地产的内生性特征、金融风险及社会公平考量,全面放开并非最优解。未来政策更可能通过结构性开放与严格监管相结合,在吸引外资的同时确保市场稳定。当前市场修复的核心仍在于国内经济复苏与政策调控的精准发力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