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治日报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邢东伟 翟小功

从街头巷尾的联合执法检查,到屏幕前的大数据追踪,再到法治课堂里的润物无声,“小螺号”每一次鸣响,都在为青少年的成长之路扫除阴霾、点亮明灯……

这得益于海南省万宁市人民检察院创新打造“小螺号”未检工作室,呵护“少年的你”。这支团队以“吹哨人”的姿态,将儿歌《小螺号》中家庭和谐、展翅飞翔的美好寓意融入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构建起“六位一体”未成年人防护网。

“少年儿童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未来和希望。”近日,万宁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刘永超告诉《法治日报》记者,成立近两年来,“小螺号”未检工作室坚持“四大检察”协同发力,搭建数字检察监督模型提升监督质效,推出个性化普法平台助力防治一体,以“检察蓝”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打造新时代基层检察特色品牌,推动未成年人“护苗”专项行动走深走实。

凝聚社会治理合力

“小螺号嘀嘀嘀吹,海鸥听了展翅飞……”每当《小螺号》的旋律响起,一代人的童年记忆即刻被唤醒。

万宁市检察院“小螺号”未检工作室的命名,源于这首家喻户晓的儿歌。命名体现了万宁勇往直前的冲浪文化,也传达了歌曲中的美好寓意,形象表达了万宁检察院作为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吹哨人”“瞭望者”角色。

记者注意到,“小螺号”未检工作室LOGO的灵感来源于海螺形状,象征“检察蓝”司法保护体系的环形海浪,与象征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的五个绿色板块聚拢一起,共同形成“六位一体”未成年人保护大格局。

自2023年6月1日成立以来,“小螺号”未检工作室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与各职能部门开展司法保护、犯罪预防、心理矫治、帮教挽救等工作,“四大检察”协同发力,积极融入未成年人“六大保护”。

2024年10月,当发现某车辆维修店涉嫌为未成年人提供非法改装机动车服务后,“小螺号”未检工作室迅速制定调查方案,走访固定证据,并就核查出的问题吹起“小螺号”,召集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交通运输等职能部门磋商,明确各方职责,制定整改方案。

针对办案过程中发现的多所中小学存在的电子烟进校园、个别游艺娱乐场所在非节假日期间向未成年人提供服务等情形,“小螺号”未检工作室联合职能部门开展检察监督走访活动,凝聚社会治理合力,筑牢未成年人安全“防护墙”。

2024年以来,该工作室共发出涉未成年人纠正违法通知书7份,制发磋商函8份,制发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建议书5份,以“诉”的刚性督促相关单位履职,并动态跟踪整改过程,取得良好整治效果。

数字赋能未检监督

“每报告一条线索,都可能拯救一个孩子。”“小螺号”未检工作室负责人吴伊凡告诉记者,为推动强制报告制度落地落实,工作室创建涉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数字检察模型。

针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预防难、发现难、干预难、追责难问题,该模型通过大数据碰撞,锁定因未履行强制报告义务导致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侵害未成年人案件线索,争取将不法分子绳之以法。

“小螺号”未检工作室积极排查出医疗机构应报未报数据,向万宁市卫生健康委制发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建议,督促“有责主体”落实强制报告制度,建议其开展专项排查,强化日常监管和责任追究。

同时,对发现的涉未成年人性侵害立案监督线索,第一时间通过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向公安机关通报,督促其开展立案侦查工作。

为横贯全链聚合职能,万宁市检察院联合公安、卫生健康委等14家单位会签《万宁市未成年人保护强制报告制度实施办法(试行)》。联合公安、妇联等5家单位会签《万宁市未成年人被害人“一站式”取证救助实施办法》(试行),推动“六大保护”融通发力。

结合困境儿童抚养问题,“小螺号”未检工作室搭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智慧救助数字检察模型,排查全市可能涉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数据1万余条,对万宁市民政局救助开展情况进行评估监督。经查,万宁市目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已全部纳入保障。

据了解,该工作室推动各项检察大数据与未成年人保护公益诉讼深度融合,建立多条线数据模型,筛选出未成年人被害人义务教育阶段辍学、酒店违规接纳未成年人等未成年人保护线索,通过开展未成年人行政公益诉讼,找准检察履职与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职能融入点,让大数据护航儿童权益保障。

打造多维亮点品牌

今年4月2日,“小螺号”未检工作室联合社工组织,以“缅怀先烈志,重塑少年心”为主题,发挥红色教育资源的育人功能,引导涉罪未成年人回归正途。

日常工作中,“小螺号”未检工作室通过制发督促监护令,探索“检察官+书记员+家庭监护人+司法社工”共同参与的跟踪帮教工作,落实涉罪未成年人分级干预制度,让每一个迷途少年都能在法治阳光下重获新生。

在未成年人普法这条赛道上,“小螺号”未检工作室一直凭实力“圈粉”。打造小螺号微课堂,制作了《同学,劳动致富不如先填饱知识》《宝贝,你的人生不止在网络世界》《父母离婚了,我怎么办?》等普法微视频。

“小螺号”未检工作室结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编制原创家庭教育指导精品课程,并利用全市中小学期末家长会契机集中授课。同时,把课件资源向社会公开,主动分享给市教育局与各中小学,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

2024年以来,“小螺号”未检工作室针对在校学生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指导651人次,成为给家长答疑解惑的及时雨,获得学校、家长一致好评。

结合未检工作特殊性,“小螺号”未检工作室打造专业化未检团队,2名检察官助理分别取得中级社会工作者、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同时,整合万宁“护苗”驿站力量,一体式链接民政、妇联、公安等部门服务资源,综合运用司法社工、基层网格员等“外脑”资源,做实专业化、一站式服务。

“小螺号”未检工作室发挥品牌融合与阵地作用,发挥全院一盘棋机制作用,充分释放法治宣传能量,凝聚未成年人保护合力,打造了多维度品牌亮点。2024年,工作室被评为海南省基层检察院特色品牌三等奖。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