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自202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授权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浦东新区法规的决定》以来,浦东着力强化法治化支撑,以综合改革试点、自贸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等重大改革任务为牵引,充分发挥“立法试验田”作用,全力打造国际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新高地。
“松绑了”,更多企业享受改革红利
“我们现在可以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只要有经营需要,非主营、许可项目可以直接更新经营范围,不用在窗口预约、排队、等待窗口工作人员对我们所有经营范围逐条审查了,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商务成本。”上海张江科学之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浦东经营范围改革的首批获益企业之一,相关负责人如此感慨道。
2024年,浦东新区管理措施《浦东新区深化企业经营范围登记改革若干规定》正式施行,不久之后,浦东新区颁发经营范围改革后优化照面信息记载的首批证照,这意味着浦东在全国率先实现非主营、许可经营范围登记零跑动、优记载、自主选。
“松绑了”,是众多企业对经营范围改革的最深感受。据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透露,该项改革实施以来,截至今年3月底,通过经营范围改革新政策办理企业登记有30140户,选择自主展示(特色)项目的有144户,其中通过单独通道自主展示(特色)项目的企业有6598户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为经营主体松绑减负,让更多企业享受改革红利,浦东新区充分用好中央立法授权,聚焦企业高度关注的领域,从制度层面对过往的实践经验成果予以固化,为优化营商环境、助推浦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
全国首部CCC免办管理措施——《上海市浦东新区免予办理强制性产品认证若干规定》,作为一项重要的贸易便利化制度型开放举措,通过固化前期改革试点成效,容纳了多项具有开拓、引领意义的改革措施。其创新举措包括首拓免办申请主体、首设的便捷通道资格、首建免办检测试点等,不仅使研发制造企业将更多精力投入技术研发和创新,且最大限度放大政策效应,助力企业提速降本增效,为服务新企业“招商引资”和存量企业提质升级提供政策“金砝码”。这种聚焦区域禀赋、产业特色和企业需求的政策供给,为企业提供了更便利服务,创造了更为优质、贴心的营商环境。
截至目前,CCC免办证明已发放8.6万张,货值金额近30亿元。CCC免办量约占全国的1/3、全市的4/5,惠及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领域企业超过500家,服务下游使用单位超过6000家。
优化营商环境,公平竞争审查是重要保障。作为一项从源头上防止政府排除和限制竞争、破除地方保护和行政性垄断的事前预查机制,全国首部公平竞争审查管理措施——《浦东新区深化公平竞争审查若干规定》于2024年6月1日正式施行。该《若干规定》将新区市场监管局和街镇层面制定的政策措施纳入了审查范围,同时,将属于区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特殊情况及区市场监管局认为需要会审的三类政策措施纳入会审范围。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负责人表示,“刀刃向内、自我加压,彰显了浦东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的决心,为各类经营者公平参与市场竞争营造良好环境,也为完善公平审查制度提供了可借鉴的浦东经验。”
深挖“富矿”,立法聚焦重点新兴领域
就在前不久,今年浦东新区首部管理措施《浦东新区医疗器械融资租赁管理若干规定》正式公布,即将于4月25日正式施行。
这部为医疗器械融资租赁行业贴身定制的规范性文件,创新性地将医疗器械售后回租纳入监管范围。针对目前医疗器械融资租赁行业中售后回租模式占比较大的发展现状,在全国率先将售后回租模式纳入监管范围,明确售后回租模式下相关质量管理具体要求,使其从之前合规性的模糊地带进入规范化发展的新阶段。此举将进一步巩固浦东医疗器械融资租赁行业的领先地位,助力浦东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创新发展。
去年10月18日,一辆装满中成药和西药的货车从浦东供销联社医药公司发往外高桥港,到港后由采购方——润通航运服务有限公司清点核查,搬运至斯佩恩船舶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管理的外轮“SUSTAINABLE EARTH”号。这是我国首部关于国际航行货船药械供应的管理措施——《浦东新区国际航行船舶药品和医疗器械供应保障若干规定》落地施行后的“全国首单”。“这个单最大的意义在于,对标了国际上最成熟的港口,完善了国内航运服务企业的能级,提升了航运服务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润通航运董事长王旭介绍道。
《上海市促进浦东新区运用区块链赋能电子单证应用若干规定》于今年1月1日起实施。这是全国首部专门规范区块链赋能电子单证的地方性法规,也是第22部浦东新区法规。该法规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发挥区块链技术优势,促进电子单证可信便捷安全应用,大力推动浦东新区营造区块链创新应用生态。依法支持数字人民币系统接入区块链基础设施,推动在电子单证存证、计价、支付、结算、投融资等应用场景中使用数字人民币。
深化营商环境重点和新兴领域改革,浦东始终在探索立法与改革的最佳结合点。引领区建设、自贸区提升战略行动方案、浦东综合改革试点方案、更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等国家赋予浦东的重大战略任务,为浦东立法项目储备提供了“富矿”。记者注意到,在以高质量立法推动法治浦东建设进程中,立法项目不仅涉及环境保护、绿色新能源发展,还瞄准了人才高地建设、涉外商事纠纷、绿色金融市场、融资租赁等方向。
截至目前,浦东新区法规、管理措施、地方性法规浦东专章已分别达到23部、34部和2部。浦东立法正驱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助力各类企业在浦东实现“加速跑”。
浦东新区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浦东将坚持把市场主体感受度作为营商环境评价“金标准”,推动出台更多浦东新区法规和管理措施,着力营造更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让法治成为营商环境建设的最好品牌和核心竞争力。
消息来源:浦东发布
法治浦东综合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