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袁军】4月14日下午,成都的天气格外晴朗,陪绵阳友人参观成都大慈寺。踏入成都大慈寺,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走进了一段绵延1600多年的历史长卷。这座始建于公元3世纪至4世纪之间的古寺,兴于魏、晋,盛于唐、宋,被誉为“震旦第一丛林”。
唐武德年间,玄奘法师在此受具足戒并坐夏学律,为日后西行取经奠定了坚实基础,大慈寺也因此成为了玄奘法师西行取经的起点。唐玄宗因感于僧人英干救济百姓之举,御赐“大圣慈寺”匾额,并赐田千亩,令无相禅师扩建寺院,使其成为规模宏大的皇家寺院。在唐宋时期,大慈寺不仅是佛教圣地,更是中、韩、日三国佛教学术交流的重地,新罗国无相禅师、宋代道隆禅师等在此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如今的大慈寺,虽历经岁月沧桑,面积仅为唐宋时期的2%,但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步入寺中,天王殿、观音殿、大雄殿等建筑庄严肃穆,飞檐斗拱间尽显古朴典雅。这些清代顺治后陆续重建的殿宇,承载着历史的厚重,让人不禁对古人的智慧和技艺肃然起敬。
大慈寺内,现代人文气息与历史传承相互交融。在观音殿,你可以请灯祈福,亲手写下祝福,为家人和朋友祈求平安;也可以选择抄经书,在一笔一划中感受内心的宁静。冬日里,还能去兑换寺庙师父手写的银杏叶祝福,那一片片金黄的叶子,仿佛带着千年古寺的祝福,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
多宝阁里,师傅加持过开光的网红十八籽手串备受游客喜爱,戴在手上,既有着美好的寓意,又能作为独特的纪念。而寺庙里的“编制内”佛猫,吉祥、如意、喜乐、安康,为古寺增添了几分灵动与可爱。它们温顺亲人,偶尔在殿宇间穿梭,或在角落慵懒地晒太阳,让人在感受佛法庄严的同时,也能体会到生命的美好与和谐。
大慈寺周边,太古里商业街的繁华与古寺的宁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墙之隔,墙外是时尚潮流的聚集地,各种品牌店铺林立,人们穿梭其中,充满了现代都市的活力;墙内则是梵音袅袅,香烟缭绕,让人心灵得到片刻的休憩。这种古今交融的独特氛围,正是大慈寺的魅力所在。
在大慈寺,你还可以品尝到美味的斋饭,在成都味道茶馆里,点一份罗汉面或小碗菜,感受素食的清淡与美味。若是有兴致,还能喝上一杯盖碗茶,欣赏一场川剧变脸表演,在茶香和精彩的表演中,领略老成都的文化韵味。
成都大慈寺,不仅是一座佛教寺庙,更是一座融合了历史、文化、艺术与现代生活的精神家园。它见证了岁月的变迁,承载着无数人的信仰与情感。在这里,你能感受到历史传承与现代人文的完美结合,仿佛置身于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之中,让人陶醉,流连忘返。
成都大慈寺赋
锦官胜境,蓉城嘉地,有大慈寺,卓立千秋。溯其源,肇始魏晋,岁月悠悠而延脉;展其势,兴于唐宋,声名赫赫以传流。玄奘于此受戒,启西行之壮举;英干广施善举,获御赐之鸿庥。无相扩寺,规模宏阔;道隆弘法,佛理昭修。
寺宇巍峨,殿阁错落。天王殿威严肃穆,镇邪扶正,护佑四方;观音殿慈悲祥和,法相庄严,恩泽无量。大雄宝殿,气势恢宏,金身熠熠,瑞光朗朗。飞檐斗拱,似翔凤之欲飞;雕梁画栋,若繁星之耀芒。古木参天,枝叶扶疏,庇佑梵刹;碑刻林立,字迹隽永,诉说沧桑。
时移岁迁,古韵犹存,又添今风新象。抄经祈福,净心于笔墨之间;请灯许愿,寄情于微光之上。网红籽串,凝众人之喜爱;佛猫闲步,添古寺之趣盎。墙外太古繁街,繁华喧嚣,时尚潮流竞逐;墙内佛音袅袅,静谧祥和,禅意悠悠流淌。
至于茶肆品茗,静享时光。盖碗茶中,沉浮往昔岁月;川剧变脸,演绎百态炎凉。斋饭素食,尝人间至简之味;经声佛号,涤尘世纷扰之肠。
大慈古寺,融古今于一体,汇禅俗于一堂。承历史之厚重,展人文之辉光。游人至此,皆感圣境之妙,悟佛法之彰。愿其福泽绵延,千古流芳,永为蓉城之瑰宝,世人之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