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何同学因为拒绝网约车司机好评这事儿,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超13万网友在他的视频底下齐刷刷拒绝“一键三连”,这场面,乍一看像网友们在玩梗,可细究起来,背后藏着的门道可不少。

何同学作为网络红人,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这次拒绝给网约车司机好评,本是件稀松平常的小事。有人觉得司机服务好,顺手给个好评;有人觉得体验一般,不评价也无可厚非。但到了互联网这片舆论场,事情就变了味。13万网友集体“拒绝三连”,表面上是调侃,实际上更像是一场无声的“审判”,背后折射出的,是互联网舆论场对公众人物近乎苛刻的控制欲。

在网络世界里,公众人物似乎被默认该有一套“标准剧本”:要时刻展现完美形象,说符合大众期待的话,做让大家满意的事。一旦有人“不按剧本演”,就会被舆论盯上。何同学拒绝好评,在一些人眼里,就是打破了这种“隐形规则”,于是,大家用拒绝“一键三连”这种看似玩笑的方式,对他进行“微妙惩罚”。

可话说回来,点赞、三连什么时候成了公众人物必须得到的“贡品”了?点赞本应是出于真心认可,是观众对创作者的一种自发鼓励,而不是一种强制性义务。网友们一边喊着“自由表达”,一边又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别人,这种矛盾的行为,着实有些讽刺。

互联网时代,流量和关注度成了衡量一个人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公众人物在享受流量带来的红利时,也不得不承受舆论的压力。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要放弃自己的真实想法和行为,去迎合所有人的期待。而作为普通网友,也该跳出这种惯性思维,别被所谓的“舆论正确”裹挟,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

这场13万网友的“集体罢联”,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互联网舆论场的荒诞与复杂。希望大家都能明白,无论是公众人物还是普通网友,在网络世界里,都该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少一些无端的指责和控制。毕竟,网络本该是自由表达的空间,而不是束缚人思想和行为的牢笼。

#何同学 #一键三连 #网络舆论 #公众人物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