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空军一架C-17运输机和联合国的一架专机,降落在阿富汗巴格拉姆空军基地。
同时,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副局长迈克尔•埃利斯也在喀布尔低调现身,并且还带来了军用车辆、设备以及一批高级情报官员。
【美国情报局副局长】
这一举动迅速引发外界关注,种种迹象表明,美国似乎正在试图重新染指阿富汗,并可能对中国周边局势进行干预。
巴格拉姆空军基地是阿富汗最重要的军事基地之一,曾长期为美军在中东、中亚执行任务提供支撑。在2021年美军撤出阿富汗后,该基地被塔利班接管。然而,近期有报道称,美军可能会在四月正式宣布重新控制该基地,这无疑会对地区局势带来重大影响。
从特朗普重返白宫之后,美国似乎一直有意缓和与塔利班之间的关系。
3月20日,包括美国阿富汗问题特使扎尔迈•哈利勒扎德、人质问题特使亚当•伯勒尔在内的高级代表团访问喀布尔,并与塔利班外交部长阿米尔•汗•穆塔基展开会谈。
随后的行动更加耐人寻味:塔利班释放了关押的一名美国公民乔治•戈尔兹曼,美国则取消了对塔利班高官西拉杰丁•哈卡尼及其亲属的悬赏。这些举措表明,美国正在与塔利班展开交易。
对于塔利班而言,其对于美国的接近是乐见其成的。面对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和经济困境,塔利班急需缓解国际孤立,并希望美国解除制裁或归还冻结的70亿美元资金。因此也在一直积极释放希望与美国缓和关系的信号。塔利班发言人穆贾希德曾发布声明表示,“敌意不是永远的,我们与美国的敌意也不是永远的”。
【美代表团出访喀布尔】
但对于中国而言,美塔关系的回暖,无疑给中国周边局势增添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阿富汗位于中亚、南亚和西亚的交汇点,地缘战略价值极高。若美军重返阿富汗,不仅可对伊朗、俄罗斯形成新的军事威慑,更可能对中国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尤其是中巴经济走廊构成直接威胁。
当前,中美关系持续紧张。特朗普政府对华加征关税已高达104%,同时,美国支持下的菲律宾政权在南海频繁挑衅,台海局势也日益升温。在此背景下,美国在阿富汗的举动绝非单纯的“反恐”或“人道主义援助”,很可能是服务于更大的地缘政治目标——围堵中国:
首先,美军重返阿富汗可能会在该地区重新构建军事情报网络,以此渗透中国,制造地区不稳定因素。过去,美国就曾利用阿富汗作为反华宣传基地,支持分裂势力,如今若重掌巴格拉姆基地,其情报活动势必会升级。
其次,美国可能借助阿富汗牵制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而阿富汗位于中巴走廊的关键地带。如果美国在阿富汗重新获得立足点,就可以对这一地区进行渗透、破坏,甚至扶植代理人势力,干扰中国的投资与基建。
【美塔关系的缓和给中国增添了很多不稳定因素】
最后,美国与塔利班的互动,可能会被用作对抗中国在阿富汗影响力的手段。近年来,中国与塔利班保持了较好的关系,并在阿富汗投资矿产、能源和基础设施建设。若美国重新介入,可能会在经济领域与中国展开竞争,甚至利用经济手段拉拢塔利班,削弱中国在当地的影响力。
总而言之,在当前中美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中国必须对美国的举动高度警惕,提前制定应对策略,以防美国在阿富汗布下的这枚“棋子”,成为未来地缘政治博弈的重大变数。
未来,我们需密切关注美国与塔利班的进一步互动,特别是美军是否会正式宣布重返巴格拉姆空军基地。此外,加强与阿富汗的外交和经济合作,巩固双方的互信,也将是防止美国干预的重要一环。
大国博弈,没有侥幸可言。只有未雨绸缪,牢牢掌握战略主动,才能在风云变幻的国际格局中立于不败之地,决不能让美国的阴谋得逞,更不能允许其牵制中国前行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