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花和尚鲁智深,在水浒中,是老徐极为喜爱的一个人物。鲁智深,原名鲁达,果真是豁达的一个汉子,而且很可爱。

鲁智深刚出场的时候,没做和尚,还是叫做鲁达,是在关西经略府中任职的提辖。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节,入选过语文课本,大家都很熟悉。老徐就简单地带着大家复习一下吧。(据说现在已从语文课本里撤出去了,在老徐读书的时候,语文课本是有这篇文章的)

史进来寻师傅王进,遇到了鲁达。鲁达叫他一起去喝酒,还偶遇了打虎将李忠。

三人正在吃酒的时候,听说了卖唱的翠莲父女的遭遇后,立马就火气上涌,要去打死郑屠户,被史进和李忠拦劝,方才作罢。

02

鲁达是个粗中有细的人物,第二天一早,他是先去客栈,护送着金氏父女出城离开后,才去找郑屠户寻晦气。

鲁达为金氏父女伸张正义的过程,也颇为有趣。他没有去了就提拳暴打,而是先故意消遣郑屠一番,让郑屠亲自剁了十斤瘦肉、再剁十斤肥肉,最后还要十斤寸金软骨。

或许有人认为这是画蛇添足,其实不然。试想一番,鲁达是个官身,且金氏父女与他非亲非故,他若是去了后就将郑屠按揍,不仅于法理层面不合,也有以官欺商的嫌疑。

可在书中,他先故意折腾消遣郑屠,把郑屠的怒火给点着。然后是郑屠从肉案上抢了一把剔骨尖刀,奔鲁达而来。

03

我们可爱的鲁达,等的就是这一出,这样在光天化日、围观群众的众目睽睽之下,他就是正当防卫了。哪怕打死了人,也勉强可以算做防卫过当。况且,还是郑屠先动的手。

妙,是个妙招!鲁达这是挖个坑,让郑屠户自己往里面跳。

果不其然,郑屠跳出肉铺,先执刀动手,正中鲁达下怀。三拳下去,就将为非作歹,欺男霸女的郑屠户打得一命呜呼。

鲁达见打死了郑屠户,心里不仅想着要吃官司,还想到自己孤家寡人一个,没人送饭。所以,赶紧脚底抹油,溜了。

04

俗话说,好人终究有好报。鲁达逃亡的路上,遇到了曾被他搭救的金氏父女,这个时候的金翠莲已嫁给了赵员外做妾,谋得了安稳和幸福。

鉴于鲁达是个犯下人命官司的逃犯,为了躲避追捕,赵员外提议引荐他去做和尚,他也是不假思索地答应了。

就这样,鲁达来到了五台山,变成了鲁智深。

鲁达出家,本意非是向禅,而是为了避祸。佛门的清修戒律,对他而言无疑是难挨的。没多久,他便闹得五台山不得安宁。

只好又来到东京城的大相国寺。

不过,从通篇看来,鲁智深是有个慧根的,他入佛门后,尘世于他就是一个修炼的道场。

05

来东京的路上,假扮新娘戏弄小霸王周通、火烧瓦罐寺等不提,只说这鲁智深来到了大相国寺,先是收复了一众泼皮无赖,然后又是结识了林冲。

幸好林冲得遇鲁智深,否则林冲就要命丧野猪林了。

因为搭救林冲,相国寺也呆不下去,鲁智深只好来了二龙山,再然后就是上了梁山入伙。

鲁智深虽然号称花和尚,但老徐认为他是酒肉穿肠过,佛祖在心中,是个有大智慧之人。既不嗜杀,也不沾女色。对于功名利禄,也是看得淡薄。

对于招安,他一向是持反对的,嚷着要散去。为了兄弟义气,也只好作罢。

06

书中,方腊是被他所擒。按理说,应是头功一件,可笑的宋江,居然劝说:今吾师成此大功,回京奏闻朝廷,可以还俗为官,在京师图个荫子封妻,光耀祖宗,报答父母劬劳之恩。

在宋江这等俗人看来,为官、封妻荫子,才是人生的成功,当宋江还在沉陷于俗世的功名利禄之时,我们的鲁智深业然已将这一切看得通透。

鲁智深答曰,他心已成灰,不愿为官,只图寻个净了去处,安身立命足矣。

宋江还是看不透,仍然劝说,让他到京师去住持一个名山大刹,为一僧首,也光显宗风,亦报答得父母。

此刻的鲁智深,已到了禅宗说的顿悟之境界,说都不要,要多也无用。

书中说宋江听罢,默上心来,各不喜欢。老徐读到此处,不禁感叹宋江的眼浅,更为豁达的鲁智深点赞。

最后鲁智深,得以坐化于杭州,也算是修得圆满正果。正如红楼中的好了歌所唱: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鲁智深,很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