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洪平先生以竹枝为琴弦、墨色为清音,在《此时无风》中编织出一曲无声的对话。画面中两只蓝顶雀鸟相对而栖,喙部微启似在呢喃,爪间暗含微妙的节奏感,仿佛正进行着一场跨越时空的密谈。竹叶以散锋破锋写出,枯湿浓淡间凝固了风的形状,而双鸟却在静止的时空里生出律动——左侧鸟儿低头凝望,尾羽微颤如倾听者屏息;右侧同伴俯身细语,翅羽留白处似有呼吸的起伏。



画家以"计白当黑"的东方智慧,在无风处写尽风声。竹影交错的留白成为天然的对话框,将观者的目光引向这对墨色精灵的私语。蓝顶的点睛之笔打破黑白的沉寂,红喙如印章钤于静谧之上,瞬间激活整幅画面的呼吸。枝干的断连处理恰似对话的停顿,既保持传统"节节有法"的笔墨秩序,又暗合现代人交流时的节奏韵律。



这帧小品在传统花鸟画中注入当代情感密码:当竹林凝固成永恒的屏风,双鸟的对话成为打破时空的裂缝。它们或在交换关于季节的密语,或在竹影间编织共同的寓言,甚至可能正在讨论"风是否存在"的哲学命题。黄洪平用枯笔破墨的苍劲,包裹住这份私密的温柔,让观者在凝视间听见墨色深处的回声——那是超越语言的默契,在无风的永恒此刻,正在发生。


此时无风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