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过河豚鱼吗?
在国内的海鲜市场似乎没有见到售卖河豚的,李时珍曾在《本草纲目》中写道:“河豚有大毒,味虽美,修治失法,食之杀人”!
清楚地表明了河豚虽味美,但食用不当毒可致命。
不过在日本,河豚鱼就没那么触不可及了,超市随处可见处理好的河豚肉,说实话小编上次吃河豚的时候,还有些担心万一有毒怎么办,不过最后还是被美味折服。
然而2025年4月8日,日媒报道的一则新闻,让大家感叹: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2025年4月5日,一名40多岁的女性食用了在爱知县丰田市 「えぷろん生鮮館浄水店」购买的河豚一个小时后,因为出现无力感、手脚麻木等食物中毒症状,被紧急送往医院。
据调查,河豚被去除了有毒的部位,拆分出售,这位女士买回家后油炸后与其他三位家人一起食用。
然而神奇的是,其他三位家人在食用后并没有出现中毒反应,这也引发大家的关注。
如果确定当日的河豚是引发食物中毒的原因的话,或许最大的可能就是河豚鱼的有毒部分通过加热也不会消失。
供应河豚的供货商えぷろんフーズ在3月31日~4月5日期间,在包含这家店铺的共3家超市,共销售了47盒河豚,没有收到额外的中毒事件的报告,目前在抓紧事件召回这些产品。
丰田市表示:“食用河豚鱼的有毒部分,严重时会导致呼吸停止而死亡。如果您在相关商店购买了类似产品,请不要食用,并将其带回购买商店"。
网友纷纷留言道:
为什么只有一个人有症状
▽如果是有毒的鱼,每个吃了它的人都会出现症状。
它们是在被开膛破肚时沾上了有毒的体液?
还是其中一位吃得太多了?
东京的普通超市不卖河豚,所以我们也不会买回家烹饪。
即使现在开始出售,我想很多人也会犹豫不决,不敢尝试。在这里,河豚是在餐馆里才能吃到的东西。
日本很久以前便有食用河豚的历史,日本食用河豚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绳文时代(约公元前12000年)。
20世纪后,政府通过《食品卫生法》明确河豚处理规范,设立河豚厨师资格证考试,仅允许持证者处理和销售河豚。
消毒流程也有严格的要求:
·去除肝脏、卵巢、眼睛等剧毒部位。
·剥皮、清理内脏后,用2%碳酸钠溶液浸泡24小时。
·经卫生机构检验无毒方可销售。
法律监管上:
禁止无证经营:仅持照店铺可售河豚,违者面临罚款或停业。
消费警示:禁止生食未处理河豚,禁止家庭自行加工。
日本河豚文化历经禁令到规范,成为饮食美学的代表。承载着勇气与智慧的博弈,现代则通过严格制度平衡美味与安全。
若有机会品尝的话,建议选择冬季到持证名店,体验这一“致命美味”的极致魅力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