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深圳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计划》提出支持全面创新的教育体系。要加快建设高水平一流大学,深入推进第三轮高水平大学建设。建成投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加快深圳海洋大学一期、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一期、南科大半导体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等建设。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定位是一所国际化、创新型、世界一流的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学院已形成国际化音乐人才的本、硕、博培养体系,以培养学术和表演能力兼具的高端人才为目标,创新音乐艺术人才培养模式,以全面、科学化的专业设置,力求为每一个渴望在艺术方面深造的学生提供合适的方向。学院面向全球招聘,由国际知名音乐家和音乐教育家担任学术带头人。2021年4月29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宣布聘任国际著名作曲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叶小钢教授为音乐学院创院院长。



深圳海洋大学

深圳海洋大学,简称“深海大”,是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大鹏新区坝光片区的一所全日制普通公办高等学校,致力于建设国际化、高水平的双一流新型研究型海洋大学。

2019年8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支持深圳组建海洋大学。2023年7月20日,深圳海洋大学动工。2024年,深圳海洋大学(筹)获批设立。2025年2月11日消息,海洋大学(一期)建设项目预计于2026年12月完成一批建设内容。

深圳海洋大学对接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的“四梁八柱”,即经济产业、科技创新、文化生态、综合管理、全球治理等领域需求,重点打造三大特色学科群。在专业架构方面,深圳海洋大学工学、理学、其他学科分别占比60%、30%、10%,学校下设12系、21专业。

深圳海洋大学将开展本、硕、博一体化教育,构建完整的办学层次,本硕博比例为2∶2∶1。

在筹建阶段,深圳海洋大学依托南方科技大学等共建单位,从2022年开始培养学生,之后逐步增加学生规模。拟定规模为全日制在校生约8000人。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在原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成立于2018年11月)基础上于2021年8月正式成立,是港中大(深圳)继经管学院、理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数据科学学院之后建立的第五所具有从本科至研究生培养体系的学院。加拿大健康科学院院士、世界权威的心脏外科麻醉专家、麻醉和围手术期循证医学研究专家郑仲煊教授任医学院创院院长。

医学院校园选址在与大学校园毗邻的神仙湖畔,占地面积2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5万平方米,已于2023年5月15日举行开工奠基仪式,北园计划于2026年6月竣工交付,南园计划于2026年12月竣工交付。目前,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院已开工建设,建筑面积约59万平方米,具有 3000 张床位,预计于2025年底竣工交付。

医学院将充分发挥学校三个诺贝尔奖科学家研究院(包括瓦谢尔计算生物研究院、科比尔卡创新药物开发研究院、切哈诺沃精准和再生医学研究院)与大数据研究院在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领域的科研和人才优势,推动医工结合、医理结合和转化医学发展,致力于打造兼具先进医疗服务、高端医学人才培养和创新医学研究三大功能的国际化医学体系。临床医学本科专业于2021年招收首届新生,并将分阶段开设公共卫生、护理学、中医学等专业,最终计划在校生总规模超过6000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