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深入展现徐汇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徐汇区融媒体中心联合区委组织部、各街道(镇),特别推出“向新而生汇心前行——我在街区当书记”系列报道。通过街区书记的视角,记录他们在基层治理中的创新举措、为民服务的点滴故事,展现党建引领下社区治理的丰硕成果。
湖南街道武康安福街区书记王奕轩
武康—安福风貌街区,这条总长约1500米的历史文化街区,聚集了178家沿街商铺,本土品牌与首店经济交相辉映,年产值超亿元,被誉为“网红亿元街区”。在这里,武康安福街区书记王奕轩每天穿梭于梧桐树影与名人故居之间,倾听商铺需求、对接资源、解决难题,用行动诠释基层治理的温度与效能。
从走访到共建
“做好街区书记,首先要将家底子摸清。”2024年上任伊始,“90后”的年轻书记王奕轩便开始了“大走访”工作。她带领团队对沿街商铺逐一调研,记录商业形态、党员数量、经营难题等关键信息,并建立动态台账。
王奕轩(中)走访商铺了解商户需求
通过走访,王奕轩发现许多商铺的“小问题”背后是亟待解决的“大需求”。“书记啊,我们店外墙的指示牌到了晚上总是看不见,我们能不能给指示牌装个灯?”在走访过程中,王奕轩来到武康路63号服装店,夜间指示牌不清晰始终困扰着店主,而自行改装又是否会被职能部门拆除?经王奕轩协调,城建中心迅速为指示牌加装照明设施。安福路163号潮牌店屋顶漏雨问题久拖未决,她联系房管部门一天内完成应急处理,店员们连声说:“你们办事效率真高!”
如今,商铺店主与她亲如邻里,街区微信群成为解决问题的“快速通道”,“有事找书记”成了商户们的口头禅。
资源整合与文化赋能
“辖区内有许多区域单位,拥有丰富资源。”王奕轩告诉记者,刚上任的时候,如何利用好区域单位资源,为居住、工作甚至旅游在武康—安福风貌街区的人做些什么,一直是她思考的问题。
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王奕轩注重挖掘区域化党建资源。她与安福路话剧艺术中心党委副书记钱跃合作,策划“梧桐树下‘话’党纪”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参观剧院、对话演员、学习党纪党课,将红色教育与文化体验深度融合。活动后,党员们纷纷感慨:“这样的党课既生动又深刻,让我们对街区有了更强的归属感。”
王奕轩(右)来到辖区单位商讨资源整合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哪怕事情再小,王奕轩也会放在心上。针对部分党员就业遇到难题,王奕轩会多方打听街道的就业服务站链接“梧桐职造”项目,给党员们搭建平台,让处于求职、迷茫状态的新兴领域群体通过高品质的就业服务圈,逐渐找到就业方向。年轻党员们的个人问题,她也会想方设法为他们链接青年交友活动,让他们在轻松的环境和氛围中,扩大自己的交友圈。
从“客人”到“主人”
王奕轩的用心服务激发了党员、群众的参与热情。2024年台风“普拉桑”来袭前,支部党员主动加入防台宣传队伍,沿淮海中路逐户排查隐患,推广非机动车管理规范,呼吁安全充电与有序停车。
“大家从街区的客人变成了主人。”王奕轩欣慰地说。如今,商户、居民与党员共同维护街区秩序,“文商旅居”融合的武康—安福风貌街区焕发出更加蓬勃的活力。
王奕轩(右)在妇女节为居民送上花束
“街区治理既要守护历史底蕴,也要回应新兴需求。”王奕轩表示,她将继续以“听新声、解新忧、赋新能”为目标,推动精细化服务与创新性活动,让每一位生活、工作于此的人感受到街区的厚度与温暖。在这片梧桐掩映的“网红”热土上,她与居民们的“双向奔赴”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