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杀害杨靖宇的凶手在哪里,他就在解放军中当官”,1951年,在北京警务室里,一位名叫刘其昌的特务受审时突然语出惊人,在场的工作人员也十分震惊,再三追问下,刘其昌讲述了当年的往事……



抗日战争时期,在我国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间,有一支赫赫有名,令日军闻风丧胆的“东北抗日联军”,抗联第一路军的总司令,就是大名鼎鼎的抗日英雄杨靖宇将军。

杨靖宇率领着英勇顽强的抗联部队,在气候极其恶劣,缺衣缺粮缺少药品的林海雪原上,与日寇浴血奋战多年,早在1927年杨靖宇参加领导确山农民暴动,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组织确山起义,任农民革命军总指挥。

1928年后,在河南,东北等地从事秘密革命工作,曾5次被捕入狱,屡受酷刑,坚贞不屈,使他经受了严峻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锻炼和考验,从而在政治上更加成熟,更加坚强起来。

“九一八”事变后,任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兼满洲省委军委代理书记,1932年秋被派往南满,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并担任政治委员,1933年9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独立师师长兼政委。

1934年4月杨靖宇联合17支抗日武装成立抗日联合军总指挥部,任总指挥,后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率部长期转战东南满大地,威震东北,配合了全国的抗日战争,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曾致电以杨靖宇为代表的东北抗日武装表示慰问,赞之为“冰天雪地里与敌周旋7年多的不怕困苦艰难奋斗之模范。”



1939年在东南满地地区秋冬反“讨伐”作战中,杨靖宇率司令部直属部队,警卫旅一团,三团400余人,集结于濛江境内,穿无棉,食无粮,住无处,且天气寒冷,积雪浅处至膝盖,深处到大腿根,每天行军打仗,因衣裤总是湿的,寒风一吹冻成冰,迈步都很吃力,冰天雪地,连草根都找不到,饿极了啃树皮,就是在这极端艰难的处境中,杨靖宇率领他的将士们仍在苦苦地支撑着,坚持着,最后,直至杨靖宇陷入绝境。

杨靖宇孤身一人在雪地里艰难跋涉,顽强地与日伪军周旋了五天五夜,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濛江三道崴子壮烈牺牲,年仅35岁,他牺牲后,残忍的日军剥开了他的肚子,发现他的胃里尽是草根,树皮和棉絮,没有一粒粮食。



杨靖宇牺牲后,我军一直调查出卖他的凶手,究竟谁是杀害杨靖宇的凶手,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初见端倪。

1951年,我国开展镇反运动,逮捕了国民党特务刘其昌,被捕后,他却吐露出一个惊天大秘密:“当年杀害杨靖宇的凶手,就在你们解放军中当官。”

而他口中的这个人,便是当时时任北京东城区军事管理委员会物资储备科的科长程斌,有关部门立即展开调查。

程斌是在“九一八”事变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的第四小队队长,1934年春任柳河县游击队政治部主任,同年秋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政治部主任,一年后任该师师长。



然而日军为了消灭杨靖宇,必须先消灭一师,日军秘密抓捕了程斌的母亲,兄长,逼迫他归顺,程斌无奈之下只好归顺日军。

程斌归顺后正式编入伪通化省警务厅富森警察大队,程斌任副大队长,程斌多次参加讨伐杨靖宇部队的军事行动,并且主动为日军献计,亲自带人破坏抗联建立在密林中的服装厂,医院,粮食战等储藏点,致使抗联受到重大损失。



杨靖宇被击毙后,日军还派他指认尸体,经过他的认定后,日寇于是将杨靖宇将军的头颅割下,日本在抗日战争战败后,程斌投靠蒋介石,为国民党效力,解放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大势已去,程斌却阴差阳错隐瞒其罪行,伪装进步,于1949年2月混入解放军华北军区后勤部军械处。

直到1951年镇反运动开始后,原来的一个警卫人员刘其昌在一次躲雨中认出了程斌,为了戴罪立功,刘其昌才在审讯室供出程斌,并说出了他的罪行。

1951年,罪大恶极的程斌被判处死刑,接受历史和人民的审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