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黄晓庆

暮春时节,内江高新区胜利街道联合社区,漫山遍野的油菜即将收割,甜彩糯玉米苗长势正旺。当午后的暖阳洒在陈家大院时,几位婆婆正坐在一起聊着家常。这里,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入户道路平坦通畅,健身院坝宽敞明亮,这一切都得益于去年实施的农村面貌改善行动。


内江高新区胜利街道联合社区陈家大院航拍

2024年胜利镇以农村面貌改善行动为突破口,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实施院落改造,配套文化设施,推进“五个一”户属设施和“四微”庭院建设,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全覆盖,人居环境显著提升。

一年的时间过去了,如何长期保持环境卫生的干净整洁?带着这个疑问,记者深入胜利街道一探究竟。

“我们没有和社区打招呼,这就是最真实的样子。”在胜利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张小兰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联合社区办公室。联合社区党总支书记王祖银对记者说,去年,社区率先改善了6个集居院落,都保持得很好。言下之意,不管哪个点位都可以直接去探访。

一行人从村办公室步行到陈家院子,“清杂去乱”后,马路两旁的垃圾、废弃杂物得到了有效清理,目之所及只有一块块整齐的土地和生机勃勃的庄稼。

走进院子,循着鸡鸣鸭叫声记者注意到了屋后的家禽棚。“以前这里的农户家禽都是散养,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明显的异味,走在村道上都能看见畜禽粪污。”张小兰在一旁说道,为了改变这一情况,街道社区走村入户做思想动员,帮助村民规范建起畜禽棚舍。

79岁的陈吉发坐在院坝晒太阳,看见熟悉的街道社区干部,他热情地迎了上来。他家原本是土墙房子,去年农村面貌改善时,政府补贴做了内墙、外墙挂网抹灰后,陈吉发的儿子特意回来进行了室内外装修,抹上真石漆,更换琉璃瓦后,老房焕然一新。


陈吉发坐在院子里晒太阳

“一辈子没住过这么好的房子,现在儿孙都喜欢回来耍。”对这个“新房”陈吉发自然是十分爱惜,不用社区干部动员,他也打扫得干干净净。

陈吉发家旁边是大院议事厅,外墙上张贴了“乡风文明积分有奖实施细则”,罗列了20条获得积分的途径,另一边的“农村面貌改善行动积分制公示牌”公示了陈家大院18户人家每月积分情况,高的有20分,低的有5分。

积分可以兑换什么呢?答案就在议事厅内的货架上,4层货架上不仅摆放有纸巾、洗衣液等日用品,也有小朋友喜欢的玩具。这些奖品都是村集体购买的,村民每个季度可以兑换一次。


积分超市

针对大院公共区域的卫生,联合社区实行“一元钱”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收费制度。即每户每个月出一元钱,社区再补贴一部分,请院子里的“五保户”负责打扫公共区域,一个月至少打扫6次。

此外,围绕“六净六顺”目标,胜利街道联合、桑元社区全域推进“清杂去乱”行动。借助学校劳动教育的契机,号召“学生+家长”小手牵大手,加入农村面貌改善和环境整治。依托村级办公阵地设置废旧农膜回收点2个,新布点并投入运行农村生活垃圾回收点位37个,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清运基本实现全覆盖。

去年,以农村面貌改善行动为突破口,胜利街道实现了从“面子”到“里子”,从“脏乱差”到“洁净美”的蝶变,如今,这里正积极探索长效管护机制,引导群众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续写农村面貌改善“后半篇”文章,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