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1978年末,对越自卫反击战开打之前,许世友将军接到命令,立即前往南宁进行部署。

由于此事属于高度机密,知道许世友将军行踪的人少之又少。



然而,许世友刚到南宁,诡异的事情发生了:

越南的《人民报》突然发布了一条消息:

许世友已现身南宁,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在向广西边境集结!

得到消息之后,许世友立刻意识到,这件事不容小觑,必须重视。

他立刻召集当地的安全干部,经过一番分析,许世友将军仅用三招就彻底化解危机!



世界上曾经有所谓的“三大间谍组织”:美国的中情局,以色列的摩萨德,苏联的克格勃。

但是,这些书写间谍历史的人,却总是有意无意地忽略中国。但其实,中国在情报工作上,不仅不比其他的组织差,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中国情报工作的老底子,是在苏联帮助下完成打造、成型于三四十年代、辉煌于解放战争时期的。



赫赫有名的中央特科,曾经将敌人的各个部门打得百孔千疮。

在钱壮飞、李克农、熊向晖等众多的优秀特工的工作下,不管是日军发动扫荡的情报,还是国民党的多次围剿、乃至后来的大兵团作战的相关情报,我们的党组织都是信手拈来。



正是靠着优秀的情报工作,才有了四渡赤水的辉煌,以及三大战役的胜利。

抗日战争结束后,在我国革命环境中浸淫多年的胡志明回到了越南,开始着手进行革命。

为了帮助越南人民实现自己的独立事业,中国提供了大量的武器弹药、粮食药品等物资,还派出了大量的优秀将帅去帮助他们作战、练兵。

其中,就有当年中央特科的重要领导人陈赓将军。中国的将军们,不仅将我们优秀的战术战略倾囊而授,还将情报工作的重要性根植于越南高层的头脑中。

在中国的帮助下,越南人组建了一支大约两万人的特工部队,经常以跳伞等方式,潜入到敌人后方,一边破坏对方的军事设施,一边搜集情报。

在对抗法国和美国的两场战争中,情报工作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969年,胡志明因病去世,黎笋成为了越南劳动党的第一书记。而中国和越南的矛盾,也从那时候开始。



为了帮助越南完成统一,还很贫穷的中国援助了大量的物资。而中国的慷慨,被黎笋当成了理所当然。

1976年,越南完成了统一,有了自己的造血机制。但是,黎笋却仍然使用各种理由,向中国索要援助。其要求数量之巨大,远远超出了中国的承受能力。



最终,大家在外交会议上不欢而散,中越关系随即走向破裂。

黎笋敢和中国交恶的主要原因,是苏联在背后的推动。

苏联在和中国决裂之后,为了将越南拉过来,形成对中国“南北夹击”的态势,提供给了他们大量的先进武器。这使得越南军队在短期内,完成了其他国家难以想象的军事飞跃。

别的不说,单以飞机而论,他们不管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超过了中国。这种短期内实力的暴涨,使得越南人产生了一种“暴发户”的心理。

他们开始号称自己是“世界第三军事强国”,并准备在南亚地区称霸。而他们瞄准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柬埔寨。



柬埔寨与越南有领土方面的纠纷,但是双方没有效仿中国与邻国谈判的形式解决问题,而是选择依靠武力。

他们在边境上多次爆发武装冲突,杀伤了不少人命。两国之间,随时可能爆发大规模的战争。而越南在实力增强之后,侵略的态势已经越来越明显了。

而同时,越南还将自己的黑手多次伸过中越边境,推倒界碑,袭扰中国边民。

为了维护地区的和平,也为了维护自己的边境,中国的领导人邓公开始在国际上发起外交攻势,号召泰国等东南亚国家联合起来,遏制越南的称霸势头。

但是,其他的东南亚国家,军事实力都不强,完全和越南不在一个数量等级上。真正能阻挡越南的,只有中国。

而阻挡的手段,也只有战争才能一劳永逸。1978年11月20日,中央军委作出决定:对越南实施武力制裁!

为了确保苏联不会介入,这场战争必须在一个月之内,完成从进攻到撤退的所有动作。

而指挥这场战斗的将领之一,就是在国内战争中,多次证明过自己许世友将军。许世友将军曾经创造过8天攻下济南城的奇迹,正好符合这次作战快打快走的特性。



接到命令之后,许世友将军立刻动手,前往南宁指挥备战工作。

在进行第一次作战研讨会的时候,他为了保密,仅仅召集了参谋长周德礼、政委向仲华、副司令员吴忠、欧致富、江燮元这五位核心干部开会。

而且,这次会议没有留存任何的书面记录,其他的人员,不管身份多高,都不知晓这次会议的内容。

在一切安排妥当之后,部队开始秘密向广西调动。

为了防范越南监听我军电台,所有团级以上单位的主电台,无论是否参与行动,均需留在原驻地,并与上级单位保持日常通讯。

然而,诡异的事情发生了:当许世友将军下榻南宁邕江畔的西园宾馆不久,越南的《人民报》突然发布了一条消息:许世友已现身南宁,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在向广西边境集结!

得到消息之后,许世友立刻意识到,自己的行踪已暴露。他立刻召集当地的安全干部,对他们表示:“南宁有越南的特务,我们必须清除他们。”



事实上,许世友等人抵达南宁的消息,除广西军区司令员赵欣然知道以外,广西自治区区政府其他领导均不知情。

而就算是赵欣然,也仅仅是接到的口头通知。至于部队调入广西之时,都是在夜间行车的,而且还悬挂的是广西车牌。

那么,是不是有一些保密意识松懈的群众泄露了消息呢?考虑到当时我国实行集体劳动制度,许世友认为群众泄密的可能性极低。

那么,越南间谍是如何获取我军高层行踪情报的呢?这可是一个事关国防安全的问题,如果不解决将后患无穷。



许世友考虑了一下之后,立刻秘密会见了赵欣然,并且向他布置了任务:在三天之内,务必查明真相,并制定出应对的措施。

赵欣然回去之后,立刻对相应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他从铁路部门获悉,越南在广西凭祥地区,设立了一个铁路交接所。

自1974年起,黎笋集团便指使该所工作人员寻衅滋事。如今,这个交接所虽然已经关闭,但是仍有人员在活动。

这些人员距离我方的铁路设施非常近,只要用一些望远镜、收音喇叭之类的东西,就能够监听我方人员的日常对话,观察中国军民的日常活动。

此外,两国虽然形势紧张,但民间的交流仍然没有中断,中越之间的民间互市通道仍然是开放的。



越军的情报人员,可以通过这个途径,渗透到我国腹地实施侦察。这次的泄密事件,很可能不是我方人员造成的,而是越南间谍亲自观察的结果。

在得知了相应情况后,许世友立刻责成广州军区吴国华副科长,去北京提出申请,关闭国际铁路联运,驱逐越方人员。

对于边境的互市通道,许世友则是让广西区委书记乔晓光,派遣民兵,对其进行了限制和封锁。这一套组合拳下来,越南在中国的情报人员十分难受,再也待不下去了。

他们无法继续维持抵近观察的刺探方式,只能在远处,使用一些先进的间谍设备来进行观察和窃听。这样一来,情报的准确性就大幅降低了。

1978年12月25日,越南调集了18个步兵师、15个团、1个空军师,以及部分海军,总计25万人,开始了全面侵入柬埔寨的行动。



这是一次标准的“闪击作战”,柬埔寨军队根本没有准备,很快就被越南人突破了十几公里的纵深。

在中越关系如此微妙时,越南突然入侵柬埔寨,其中必有深意。许世友在与中央军委领导讨论之后认为,这是黎笋政权在感到压力之际,进行的一次疯狂的行动。

他们已经意识到,中国必然会采取一些实质性的行动,所以他们急于通过扩张,来加大自己的战略纵深,以稳固自身的地位。

一旦他们成功吞并柬埔寨,甚至是之后的泰国和老挝,那解放军对他们进行武力惩罚的难度,就会显著增加。这也就意味着,出兵作战的节奏必须加快。

在加紧调兵的同时,许世友还和自己的那些对手们,玩儿起了情报战。他准备利用越南现有的情报网络,来实施一套“暗陈仓”的好计策。

当时,受限于经济和刚刚开始的军事改革,解放军在南方的一部分军队,缺员、缺武器的现象普遍很严重。

一个步兵师,往往只有6000人左右,仅仅是满编的一半。尤其是广西的独立师和两个边防团,情况更为严重。



许世友在调兵时,特意高调地调集了一批这样的军队,并且丝毫没有对外隐瞒这些部队的真实情况。他这样做,就是要释放相关的信息,给越南人以误导。

其实谁都知道,让这样的部队来打仗,不仅要首先解决部队人员不足的问题,而且还要对新兵进行训练。



再加上武器调配、后勤保障等一系列工作,没有几个月的准备根本上不了战场。尤其是炮兵、坦克兵、等兵种,需要更长时间的准备。

广西军区来了这么多人员不足的部队,这让越南统帅部觉得,解放军只是在虚张声势。所以,他们嚣张地放出狂言:1个越南士兵,可以打30个解放军。

但是,越南人根本不知道,这些看上去人数不足的解放军部队,正如即将锻造成的刀锋一样,正在经历疾速的淬火。

按照中央军委的命令,1976年以后退役的老兵被召回,充当骨干力量,来“传帮带”那些没上过战场的新兵。



还有不足的,就从邻近军区抽调兵力补充。仍然不足的,就让预备役直接转为现役,加入队伍中。

这些补充进来的新兵,其实都不是纯粹的新兵,已经不需要从头开始训练。他们只经过了几次演习,就具备了一定的战斗力。

同时,为了迷惑越军,解放军的部队部署完成之后,就会进行大规模的演习,每次大约会持续一周时间。



就在越军严阵以待的时候,我们的部队却收兵回营了。时间一长,他们也麻木了,对解放军的调动不再那么敏感。

在封锁越军情报系统的同时,我们的情报系统,则高速地运转了起来。

通过武装渗透、边境高空侦察、电子侦听、高地观察、走访难民等一系列方法,解放军掌握了越南北方6个边境省的大致情况。

根据这些情报,许世友将军掌握了越军防线纵深浅、正面宽、防御盲区大、兵力分散等一系列问题,也知道了他们“一线坚守、一线取胜”的狂妄想法。

于是,他制定出了具体的攻击计划,布置了大量的重炮,以“杀鸡用牛刀”的劲头,准备一举拿下越军的第一道防线。只要这条线突破了,越军将会立刻陷入被动。

1979年2月初,解放军又开始大规模调动了。对外,发言人仍然称这是一次演习。越南人再次认为解放军没有什么威胁,于是主要领导人开始各干各的。



黎笋为了争取苏联的支持,选择了出访;而越南军方,对柬埔寨方面的情况更加关心,于是集体去了那里检阅部队。

收到相关情报指挥,许世友觉得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于是命令部队,正式发起进攻。

越军对解放军的前线兵力、火力配备等等情况的估计,全部出现了重大的错误,所以在一开始就陷入了被动。

仅仅一天时间,他们的一线部队已经被解放军分割包围。

此后,虽然越军表现出了自己顽强的一面,给解放军造成了一些麻烦。

但随着新战术的推广,越南的被动局面越来越严重,直到最后被解放军拿下了重镇谅山,对河内形成了严重的威胁。



炮战

这一仗,虽然也出现了一些意外情况,但解放军的作战,在总体上是顺利的。

解放军将越军教训了一顿之后,在规定时间内撤回国内,不管是在战术上还是战略上,始终牢牢占据着主动。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成果,解放军的防谍保密工作、战术欺骗工作和获取情报工作,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事实证明,不管是在短兵相接的战场上,还是在情报战领域中,中国始终是越南人的师傅。

参考资料:

党史纵览 2004-02-28 胡居成《许世友的最后一仗》



党史研究与教学 2016-02-25 关敬之,栗广《从最新解密档案看美国对一九七九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立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