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大了,掉牙是自然规律?很多人认为,老年人牙齿脱落是无法避免的,但其实牙齿本身并不会因年龄增长而自然脱落。
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8020”原则,即80岁的老人至少应该还有20颗功能牙。临床上也可以常看到,一些接近百岁的老人,牙齿基本是完整的,有较好的咀嚼功能,能充分地摄入营养。
那么,牙齿脱落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1 牙周病是牙齿脱落的主要原因
牙周病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造成成年人牙齿脱落的主要原因。成年人的牙齿脱落问题,50%以上与牙周病有关。
牙周病会导致细菌侵犯牙龈和牙槽骨,造成牙周炎、牙龈炎等。
而牙周炎的早期表现为牙龈红肿、刷牙出血、口腔异味等。如果不治疗,会导致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最终牙齿松动、脱落。
牙周炎不可逆,它也是中老年人牙齿脱落的“头号杀手”。
2 牙齿脱落的其他原因
龋齿:牙体疾病最常见的就是龋齿,它也是造成我们牙齿脱落的第二大病因。
龋齿未及时治疗,会侵蚀牙神经,导致剧烈疼痛,甚至发展为根尖周炎或牙根感染。严重的龋齿,可能无法修复,只能拔除。
咬合错位:咬合错位可能会间接引发牙齿疾病。首先,错位的牙齿会造成咬合创伤,使牙齿受力不均匀,局部牙齿受力过大。时间一长,可能会造成牙齿提前脱落。
其次,牙齿不齐,会造成牙齿拥挤,容易使牙齿菌斑堆积、藏污纳垢。哪怕坚持刷牙、洗牙,可能也无法清洁干净。调查显示,40岁以后,这些拥挤不齐的部位,可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牙周病。
刷牙方式不当:刷牙方式不当,如习惯横向刷牙,可能导致牙齿颈部楔状缺损,增加牙齿折断的可能性。
外伤:外伤是成年人牙齿脱落的常见原因,容易发生在牙前区,如打篮球时被球撞伤,导致门牙变松,甚至脱落。
3 3个方法自测牙齿是否健康
看牙龈颜色:如果牙龈呈浅粉色,说明比较健康。如果牙龈呈鲜红或暗红色,说明可能存在炎症,牙齿有脱落的风险。
看牙齿的颜色:健康的牙齿一般是乳白色,龋齿则可能是出现黑点或黑线。
龋齿的早期表现是,在牙齿的某些特定位置,比如牙齿的窝沟、点隙,出现黑点或者黑线。虽然看着不起眼,也没什么症状,但已经在侵蚀牙釉质了,被称为浅龋。
如果龋坏进展到牙本质,被称为中龋,牙齿容易酸软、冷热敏感。如果龋坏深入到牙髓,破坏了里面的血管、淋巴系统、神经,就会出现自发疼痛。最后进展到牙根,就会形成根尖周病,此时牙齿可能就保不住了。
看刷牙时是否出血:如果刷牙时发现有出血现象,或者吃东西时发现上面有血迹,说明牙龈可能发炎了。
4 衰老对牙齿的影响
虽然衰老并不必然导致牙齿脱落,但牙齿和牙周组织也会出现增龄性变化,具体包括:
牙龈萎缩:随着年龄增长,牙龈会逐渐退缩,牙根暴露,牙齿变得敏感。
牙釉质磨损:长年累月的咀嚼使牙齿表面的牙釉质逐渐磨损,增加蛀牙风险。
唾液分泌减少:老年人唾液分泌减少,口腔自洁作用减弱,更容易滋生细菌。
5 如何预防牙齿脱落
做好日常口腔护理:每天早晚刷牙,使用含氟牙膏。每天使用牙线或冲牙器,清除牙齿间隙的残留物。饭后漱口,减少食物残渣堆积。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健康检查。每半年或一年洗牙一次,清除牙结石,预防牙周病。
健康饮食习惯:多摄入富含钙、维生素D、维生素C的食物,如牛奶、鸡蛋、新鲜蔬果。少吃高糖、高酸食物,避免损害牙釉质。
及时治疗口腔问题:发现蛀牙或牙龈出血等问题时,尽早就医,避免病情恶化。
聚焦
1 癌细胞最喜欢的10种食物
“1种水果”:腐坏发霉的水果。
水果大多含水量丰富,霉菌可能随着汁液在内部蔓延。所以,肉眼看不见发霉的部分,可能早已被霉菌占领了。
“2种蔬菜”:腌制菜、油腻菜。
常吃腌菜可能增加食管癌的患病风险。油腻的菜,脂肪含量肯定高,而高脂肪饮食恰恰是导致大肠癌的高危因素。
“3种饮品”:烫嘴饮品、含糖饮品、酒精饮品。
习惯热食的人,黏膜由于反复刺激而增生变厚,对温度不敏感,长此以往,容易增加食管癌的患病风险。
含糖饮料喝越多,患癌风险越大。
酒可以直接损伤肝细胞,造成转氨酶升高。有充分的证据表明,饮酒会增加肝癌的患癌风险,且致癌概率取决于饮酒的量和频率。
“4种肉类”:加工肉、烤肉、过量红肉和咸鱼。
加工肉为了延长其保质期,一般会在制作时添加亚硝酸盐,亚硝酸盐进入胃里后,会与胃中蛋白质发生反应,产生致癌物亚硝胺,增加患胃癌、结直肠癌等多种癌症的风险。而且,加工肉制品中钠的含量都会比较高,而高盐饮食对胃黏膜有一定伤害,增加患胃癌的风险。
红肉指的是在烹饪前呈现出红色的肉,例如猪肉、牛肉、羊肉等。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癌症研究机构将红肉归在2A类致癌物清单中,嗜食红肉增加大肠癌等的风险。但这并不是说不要吃红肉,红肉富含矿物质尤其是铁元素。红肉可以吃,但要适当控制量。
烧烤属于高温烹调,高温下肉类会产生杂环胺和多环芳烃,二者都属于致癌物,致癌物含量会随着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
咸鱼在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能与腌制品中蛋白质分解产物胺类反应形成强致癌物亚硝胺。
2 6个不良习惯正在伤害鼻健康
4月12日是全国爱鼻日。鼻子作为人体呼吸系统的“前哨站”,不仅帮助我们感知世间的芬芳,更是抵御外界病菌的第一道防线。但在日常生活中,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不良习惯,正悄无声息地伤害着鼻健康。
(综合来源:科普时报、新京报、央视新闻、央广网、健康时报等)
工人日报客户端《乐健康》第597期
来源:工人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