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是1937年八路军平型关大捷后,身穿缴获的日军呢子大衣留下的影像。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由工农红军新改编的八路军115师立刻开赴山西前线。9月25日,115师在繁峙的平型关一带,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一个运输辎重大队进行了一次成功的伏击战,首战告捷。
平型关战役中,八路军消灭了运输辎重大队全部1000余日军,击毁了汽车100余辆,马车200余辆;缴获了日军步枪1000余支,机枪20余挺,同时还缴获了日军大量军用物资。这些军用物资主要是日军的被服装备,以日军冬季装备居多,其中就有不少呢子大衣。
日本当年纺织业很发达,国家为军队装备的被服,在当时世界军队中,也是比较排前的。平型关大捷八路军缴获的大批呢子大衣,是侵华日军当年装备的“昭和五式”军用大衣(昭和五年为1931年)。日军军大衣为深黄色,又称卡其色,采用呢绒(羊毛制品)面料制成。 大衣侧面有两个大口袋,带有风雨帽,御寒效果很好。
八路军来自工农红军,从来就没有穿戴过羊毛制品的军装。这批日军的呢子大衣(还有其它军装)缴获后,按照统一供应标准,发放到部队相当一级干部。干部们穿上崭新的日军羊毛军大衣,也是开了“洋荤”。
按照我们现代人的了解,当年日军的平均身高也就是一米五出头,所以老百姓叫日军是“小日本”。但是看八路军穿上缴获的日军军大衣后,也是非常宽大,双袖过手,下摆过膝。为什么日军非常矮小,军大衣又做的那么宽大呢?
原因是日军的军大衣原本做的就很宽大,晚上睡觉能够裹着当被毯;当年日军虽然矮小,但八路军身材也很精瘦,尤其是经过长期艰苦的战争环境,所以穿上日军的军大衣还略显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