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聊到世界历史的时候,经常会冒出“四大文明古国”这个词儿——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这四个地方被认为是人类文明的起点,影响深远。

不过,有个英国教授抛出了一个挺有意思的问题:印度和埃及现在还是国家,好好地存在着,为什么一说到文明的延续,好像大家都只认中国?



“四大文明古国”这说法从哪儿来的?

其实,这个说法最早不是西方人提出来的,而是咱们中国的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在1900年写的一篇文章《二十世纪太平洋歌》里提到的。

他当时列了四个“地球上古文明祖国”:中国、印度、埃及和小亚细亚(也就是两河流域,古巴比伦那块儿)。梁启超的这个提法后来在中国和日本的史学圈子里火了起来,慢慢就固定成了“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

不过,西方学术界其实不太用这个词,他们更喜欢说“文明摇篮”或者“早期文明”,范围也比咱们说的四大更广,比如古希腊、古罗马啥的也会算进去。

所以,“四大文明古国”这概念多少有点东亚文化圈的特色,尤其是咱们中国这边特别爱提。但不管咋说,这四个地方确实是人类最早搞出复杂社会的地方,没啥争议。



中国为啥老被说“延续”?

咱们先得聊聊“文明延续”到底是啥意思。一个文明算不算“延续”,总得有个标准吧?我觉得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

文化延续:传统、信仰、习俗这些东西有没有一直传下来。

语言延续:古代的语言是不是还在用,或者至少演变成了现代还能听懂的版本。

政治延续:有没有一个连贯的国家或者政权一直存在。

地理延续:文明是不是一直待在原来的那块地儿上发展。

用这几个标准,咱们就能看看这四大文明古国到底谁“活”得更好,谁又“断了气”。教授的问题里,重点是印度和埃及还在,但为啥中国老被单独拎出来夸,咱们得从这几个角度挖一挖。



中国从夏商周开始,历史就没停过笔。甲骨文、竹简、史书,从《史记》到《二十四史》,一代一代写下来,连个空档都没有。

哪怕是乱世,比如三国、南北朝啥的,史官还是照写不误。这种不间断的历史记录,在其他文明里真挺少见的。有了这些文字,过去的事儿就像留了备份,随时能翻出来看看。



再看看文化和语言。汉字这玩意儿,从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开始,到现在简体字,虽然模样变了不少,但核心的象形和表意特点一直没丢。随便拿个古书,像《论语》啥的,今天的人稍微学点古文就能看懂,这在别的文明里可不容易。

语言上,汉语虽然发音变了,词汇也更新了不少,但语法结构和一些老词儿还是能追溯到古代。比方说,“天”“地”“人”这些字,几千年前啥意思,现在还是啥意思。再加上儒家思想、道家哲学这些精神内核,几千年下来虽然有起伏,但一直没断根儿。



政治上,中国有个特别牛的地方,就是“大一统”的想法。从秦始皇把六国收拾了开始,统一就成了个执念。汉朝、唐朝、宋朝、清朝,虽然中间有分裂的时候,但最后总有人跳出来把国家捏一块儿。

哪怕是外族入侵,像元朝、清朝,人家也得入乡随俗,学着搞中央集权。这点跟其他地方不太一样,很多文明被外族打散后,就再也没聚起来。

地理上,中华文明从黄河流域发家,后来扩展到长江流域、珠江流域,核心地盘一直在东亚这块儿。虽然历史上丢过一些边疆,但像中原、关中这些地方,几千年都是中华文明的主场。这点挺关键,地儿没变,根基就稳。

所以,中国这几千年的历史,文化、语言、政治、地理,全都像一条线拧着没断。这就是为啥老有人说中华文明是“唯一延续至今”的原因。



印度和埃及咋回事儿?

那印度和埃及呢?它们现在也是国家啊,咋就不算“延续”了呢?咱们得看看它们的历史都经历了啥。

古印度文明起点很高,哈拉巴文化那会儿就有了城市,吠陀文化又搞出了《吠陀经》这些牛掰的玩意儿。可惜,印度历史上被外人揍得太惨了。

先是雅利安人闯进来,后来亚历山大大帝跑来凑热闹,再往后有穆斯林入侵,最后英国人来了,把印度当殖民地整整折腾了两百年。每次外族一来,文化就得变一变,制度也得改一改。



尤其是英国殖民那段,西方那一套直接塞进来,印度的传统社会被翻了个底朝天。1947年印巴分治又把次大陆劈成两半,地理上都散架了。

语言上,梵文当年是牛,可现在除了搞研究的,谁还用啊?印度现在有二十多种官方语言,北边南边说话都不通,文化统一性自然就差了点。

不过,印度也不是啥都没留下来。印度教、种姓制这些东西,几千年了还在那儿撑着,佛教也从印度传出去影响了全世界。但跟古印度比,今天的印度文化和政治,早就不是当年的味儿了。



埃及就更夸张了。古埃及那会儿,金字塔、象形文字、法老王,牛得不行。可惜,从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大帝打进来开始,埃及就不是自己的了。

希腊人来了,搞了个托勒密王朝,希腊语成了官话。罗马人接手后,又是一顿折腾。到了7世纪,阿拉伯人来了,直接把伊斯兰教和阿拉伯语带进去,古埃及的语言、宗教、文化,全都被挤没了。

现在的埃及人,讲阿拉伯语,信伊斯兰教,跟古埃及的法老文化一点关系都没有。象形文字早没人会读了,金字塔也就是个旅游景点。所以,虽然埃及这个国家还在,但它的文明早就换了个内核,跟古埃及没啥血缘了。



至于古巴比伦,就更不用说了。两河流域那块儿,当年靠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出名,可后来被亚述、波斯、希腊轮番收拾,文明直接没了。

现在的伊拉克虽然在那个地儿,但文化、语言、政治,全都跟古巴比伦搭不上边。遗产全靠考古挖出来,活着的传承压根没有。



为啥只认中国?

中国被单拎出来,不是因为印度和埃及不存在,而是因为它们的文明在历史里被打断得太狠了。外族入侵、殖民统治、语言替换,这些事儿让印度和埃及的古代文明跟现代国家之间,隔了好几层。

中国虽然也挨过打,但核心的东西——汉字、儒家思想、中央集权——愣是扛住了,没丢。举个例子,你可以把文明想象成一根绳子。中国的绳子虽然中间磨损过,但一直没断,总能接上。

印度和埃及的绳子呢?中间被剪了好几刀,虽然后来接上了,但用的材料和颜色都变了,早就不是原来那根了。古巴比伦更惨,直接剪碎了,连接都没得接。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买账。有学者就说,文明哪有“延续”这么简单的事儿?所有的文明都在变,像印度有印度教,埃及有金字塔,这些不也算传承吗?

再说了,现代社会谁还活得跟几千年前一样啊?中国不也有过洋务运动、改革开放啥的,文化不也变了不少?

还有人觉得,“四大文明古国”这说法本身就有偏见。西方人看历史,更喜欢把古希腊、古罗马、玛雅这些也算进来,没必要非盯着这四个。说中国“唯一延续”,多少有点咱们自己给自己脸上贴金的意思。

这些说法也有道理。印度教确实还在,埃及的金字塔也没塌,文明的影子没全散。但跟中国比,它们的变化太大了,古代的根儿没留住多少。中国呢?不管咋变,汉字还在写,孔子的书还在读,国家还叫“中国”,这连贯性确实少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