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12号晚上10点,人民日报针对河北廊坊三河市为城市规划强制商铺,必须更换为不能带有“红蓝黑”颜色的招牌,正式发声!毫不客气地说,三河市这样的操作,直接影响到了当地的营商环境。众所周知,我们今年的主要得工作是在提振消费,但坦白讲,这与统一广告牌或者是做一个新的广告牌,真正的联系并不大。



其实关于整改街道招牌的事,在全国范围都有很多地方在做,也的确有的地方把这个工作,做成了示范工程,因为改完以后不是千篇一律,而且是得到大家一致的认可,重点是这些整改是通过并不是通过口头传达完成的,而是地方有整体的规划的。在人民日报旗下媒体人民网记者的实地走访之下,确认了三河市这次的整改工作都是通过口头通知完成,有人上门或者是电话通知商户需要整改招牌,而没有提到为什么要改,费用究竟有没有补贴等等。甚至有商户表示,曾经有城管人员多次上门监督完成招牌的整改。



有参与的商户表示,自己一个一米宽,长3.5米的广告牌就需要花2000块钱左右,还得找人专门设计,再去审批,通过以后才能执行制作安装。还提到当地有一个大的门面是刚做不久的,但因为招牌的颜色是红色的,所以也被要求“整改”,新的招牌还花了一万多。尤其是这次被报道的最多的是当地一家比较大的蜜雪冰城店,这家店的门面真的不小,但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这家店被要求整改是4月8号做好的绿色招牌,然而在4月10号又重新变回了红色的招牌,这意味着仅仅不到三天的时间,这家蜜雪冰城经历了被通知整改,把红色招牌拆了变成绿色的,后来又把绿色招牌拆掉,又换回了红色招牌,如此反反复复,真的够折腾的啊。这起案例是经过人民网记者连续三天走访确认的事实。



那么三河市禁止使用红蓝黑色的规定又是怎么来的呢?原来在2024年底的时候,当地曾经发布城市规划建设的导则,属于指导性质的文件,而并非法律条文,在里面提到除了国家品牌或者是全国连锁店以外,其他当地的店铺不允许出现红蓝黑底色的底色或者文字。原来不仅是背景色,还有招牌上的字也不能是红色的,这么看的话,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当地的人民公园和医院门诊上的红色字都分别变成了绿色和灰白色。公园牌坊的文字变绿这倒没有什么,但这医院门诊两个大红字,全国所有的医院都是这样用的,很容易就可以被找到,而这次却改成了灰白色,感觉总有一点奇怪的啊。



为了让城市变美,合理的规划修改是没有问题的,像一些老破旧的广告牌,招牌什么的,重新整改确实也有必要,但像这次直接不分任何状态,新旧,只有不符合颜色就必须要改。一改就是3216块招牌,截止目前已经超过1800块完成了整改。人民日报认为当地有关部门的做法是有可能砸了营商环境,说的也是非常有道理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