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压药的选择至关重要
降压药瓶里的月光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降压药也比例外,但是,不吃又不行。
怎么办?
选择最适合自己的!
老李把降压药瓶倒扣在掌心时,药片总爱卡在瓶口,像他喉咙里那口咽不下的气。
"又肿了?"
我掀开被角,他小腿上的皮肤泛着油光,按下去一个白坑,活像发面馒头。
尿盆里的茶色液体晃出腥甜味,验尿单上的指标红得像过年贴的春联。
"这次换硝苯地平。"
心血管专家的圆珠笔在病历本上跳舞,老李却在诊室外面抠着腿上的水泡。
从氢氯噻嗪到缬沙坦,药瓶在床头柜堆成小山,副作用像甩不掉的影子。
沙坦类涨了转氨酶,普利类咳得撕心裂肺,地平类把脚踝肿成罗圈腿。
每次看着他吞药时皱成苦瓜的脸,我觉得那些白色药片能把人心里的光也碾碎。
表妹探头进来时正巧撞见老李拄着藤椅挪去厕所。
"叔,您这腿咋跟发面似的?"
她突然从包里掏出个绿色药盒,"我爸吃这个五年了,血压稳得像块砖。
"老李把药盒捏得哗哗响,"专家开的药都治不好,你爸那偏方..."
话音未落,药片已经泡在温水里旋转。
第三天早上,老李赤脚冲进厨房:"浮肿消了!"
水槽里堆着皱巴巴的药袋,绿色药盒被他搂在怀里。
阳光透过纱窗照在他光脚踩出的水渍上,像一地碎银。
老李把降压药分成两份,一份供在佛龛下,一份揣进贴身口袋。
他开始研究说明书上的辅料成分,对着药盒上的批准文号发呆,甚至对着药片自言自语:"可别再闹脾气了啊。"
上周在社区讲座,穿白大褂的姑娘举着PPT讲个体化用药。
老李突然举手:"姑娘,我这药是偷的。"
满屋子哄笑里,他颤巍巍举起药瓶:"偷的是隔壁老张的命根子。"
姑娘脸涨得通红,老李却把药盒递过去:"你闻闻,这药片有月光的味道。"
现在老李每天准时吃药的样子像在行仪式。
他把药片摆在舌根,用温水冲下去时眼睛会亮一下。
我总在想,那片薄薄的药丸里到底藏着什么魔法?
是表妹的热心,是老张的福气,还是老李终于跟自己的和解?
药瓶在晨光里泛着绿光,像装着整个春天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