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关税刚刚生效几个小时后,特朗普就宣布对不采取报复行动的国家实施90天的关税暂缓。
前一天还在强调绝对不会给暂缓期,结果第二天就暂缓了,特朗普真是把“出尔反尔”表演到了极致。
不仅如此,在对待中方的态度上,特朗普也是在“强硬”到极致后,突然间就软了!
对于中国的强硬回击,特朗普似乎只看到了“不再加税”这一部分,误以为中国在示弱。4月12日,他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发文称:“这真是激动人心。”
然而,特朗普显然低估了中国的决心。就在他发表“激动人心”言论的当天,特朗普政府宣布了一项重大决定:对智能手机、电脑显示器、芯片等多种电子产品实施关税豁免,部分产品甚至直接零关税。
如此滑稽,且又不负责任的任性的行为,让特朗普很有可能喜提史上最短贸易战失败者”的称号。
值得一提的是,前几天,特朗普在宣布完对华征收关税之后,还曾经专门指出,要等中方打电话来给他,才会考虑减免相关关税的事情。
但是,特朗普在还没等到中方领导人的电话,甚至在对方还没发声明,也没表态之前,就先主动豁免了对中国电子产品高达145%的超级关税。
也就是说,当吃瓜群众们拭目以待等着这场史诗级的关税大战如何进行,当受影响的企业和商家正在召开紧急会议研究下一步的对策的时候,特朗普的关税战,烂尾了。
而且是羞辱性的烂尾,相当于直接被吊路灯,错了,吊灯塔上了,而且是不亮的灯塔。为什么这么说,我们财政部在公告上说得很清楚——
鉴于在目前关税水平下,美国输华商品已无市场接受可能性,如果美方后续对中国输美商品继续加征关税,中方将不予理会。
这句话看似风轻云淡,实则能虾仁猪心。 首先这是对美国制造的无尽嘲讽。这说明美国输华商品不是独一无二的,不是中国必需的,加这么点关税就完全失去了中国市场,说明我们全都能找到国产替代。
那美国方面既然已经开始让步,中方是否应该进行积极的回应,给美方一个台阶呢?
客观上说,中方一向主张贸易平等,各国之间应该进行有序合理的经济交流和贸易合作。因此,特朗普当局如果能够摒弃此前的错误做法,痛改前非,这当然是好的。但是,我们也需要看到一点,特朗普这个人一向喜欢“不按常理出牌”,朝令夕改,出尔反尔,对于特朗普而言几乎是家常便饭,这一点在此次贸易战之中也已经体现的淋漓尽致。
因此,如果中方就美方的一些做法和言论进行了积极回应,以特朗普的脾气秉性指不定会变本加厉。所以,如今我们还是应该静观其变,后发制人才是首选。
全球经济格局下的贸易战
特朗普发动的贸易战,并非简单的中美双边贸易摩擦,而是对全球经济秩序的挑战。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产业链深度融合。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工厂”,与全球各国都有着密切的贸易联系。
“中国就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缩影,也是代表。”特朗普试图将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割裂开来,这种做法不仅不切实际,反而会损害美国自身的利益,扰乱全球经济秩序。
华尔街著名财经专家彼得·希夫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特朗普的关税战注定失败,美国经济将面临巨大风险。他的警告并非空穴来风。随着贸易战的持续,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增加,市场信心受挫,金融风险不断积聚。
而中国则凭借其完整的产业链、强大的制造能力和巨大的国内市场,能够更好地抵御贸易战带来的冲击,并在持久战中占据优势。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贸易战中,谁能笑到最后?是执迷于单边主义的特朗普政府,还是坚持多边合作、开放共赢的中国?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顺应时代潮流,坚持合作共赢,才能最终获得成功。而那些逆潮流而动,试图以一己之力对抗全球化趋势的行为,最终都将以失败告终。
特朗普试图用关税修补这些结构性漏洞,却像用勺子舀取泰坦尼克号涌入的海水。
美国前财长萨默斯警告,持续关税战可能导致200万人失业,家庭年均损失5000美元 。这种代价在沃尔玛和亚马逊的供应链危机中已初现端倪,零售商们开始计算破产倒计时 。
历史的吊诡在于,70年前朝鲜战场上的战略误判正在经济领域重演。
当特朗普在社交平台推销自家公司股票时,中国正加速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落地,6.5万个海外工业项目构建起抗风险网络 。
在遏制通胀、发展经济这些实实在在的问题上,任何事都显得苍白无力。对普通美国民众来说,他们手中的账单才是最真实的感受,也是他们做出选择的重要依据。
特朗普1.0时期的众叛亲离,以及拜登政府的黯然收场,都是前车之鉴。最终决定特朗普政治遗产的,不是他说了什么,而是他做了什么,以及这些行为给美国民众带来了什么。
历史的评判,将是最公正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