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将至,
珠海奋楫逐浪正当时。
“经珠港飞” 首航团满载期待启程;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迎来“强劲东风”;
珠海香山医院建设按下 “快进键”……
此外,
琴澳合作再添新动向,
规划中的新通道拟选址金融岛!
本周,
央媒、省媒这样报道珠海
多点开花
为珠海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经珠港飞”首航团启程;珠海在酝酿出台支持人工智能发展的一揽子政策;2025珠海国际海洋智能科技展览会将在珠海举行;珠海香山医院预计2026年投用;金琴快线预计今年8月底全线通车……产业、民生等方面都传来好消息,为珠海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新华社客户端、央视新闻客户端、《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东广播电视台报道,4月6日,“经珠港飞”首航团飞抵珠海机场,随后在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完成海关等通关手续,乘坐封关巴士直达香港机场转飞曼谷。据悉,本次“经珠港飞”首航团的成行,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在“民航协同跨境文旅”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点击图片查看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
新华社客户端报道,当前,珠海市委市政府和各个相关部门,正在持续深入调研人工智能领域。从模型到应用,从算力到场景,珠海在酝酿出台支持人工智能发展的一揽子政策。
点击图片查看新华社客户端报道▽
《南方日报》报道,4月10日,位于珠海市现代化海洋牧场先行示范产业园(隘洲)项目的“伶仃牧场”系列网箱迎来首批鱼苗。该批鱼苗的投放标志着总投资1.2亿元、规划海域面积约200公顷的隘洲海洋牧场正式开启新一轮养殖周期。
点击图片查看《南方日报》报道▽
羊城派客户端报道,4月24日至26日,2025珠海国际海洋智能科技展览会将在珠海国际航展中心举行。目前,同期论坛参会报名已启动。本次展会以“智汇海洋,科创未来”为主题,旨在打造开放合作、共赢共享的国际海洋交流平台,推动海洋经济与智能科技的深度融合。
点击图片查看羊城派客户端报道▽
南方+客户端报道,第137届广交会将于4月15日至5月5日在广州举办,线上平台继续常态化运营。本届广交会珠海分团参展企业共计194家(不计重复),展位总数632个。
点击图片查看南方+客户端报道▽
《人民日报》近日报道了珠海云洲智能攻克无人船艇核心技术的创新故事:5年前,云洲智能团队通过自主研发攻克了自主航行、感知避障、协同控制等多项关键核心技术。无人船艇海上累计测试时长接近14万小时,测试里程超过10万海里。核心产品共计取得500多项授权专利,承担了50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参与制定了国内现有全部15项无人船艇相关标准。
点击图片查看《人民日报》报道▽
《羊城晚报》报道,近日,珠海市商务局、 珠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联合举办珠海内外贸服务制造业企业供需对接直通车及企业出海交流会,进一步落实珠海市委市政府稳外贸工作部署,加快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点击图片查看《羊城晚报》报道▽
南方+客户端、羊城派客户端报道,10日,记者现场走访金琴快线(北延段)工程获悉,该工程预计今年8月底实现全线贯通。通车后,珠海将打通连接深中通道关键节点,高新区北围片区至香洲区通勤时间缩短至15分钟。
点击图片查看南方+客户端报道▽
南方+客户端、羊城派客户端报道,珠海高新区人民医院北围院区(珠海市香山医院)(一期)正为冲出正负零节点全力推进,预计今年底迎来全面封顶,2026年下半年全面完工和投用。该医院将通过整合“八大专科中心”及智慧化配套服务,实现从疾病治疗到健康促进、从基础医疗到产业联动的全面升级。
点击图片查看羊城派客户端报道▽
新华社客户端、广东广播电视台报道,眼下正值春耕时节,珠海市金湾区平沙镇水稻种植基地一片繁忙景象,4600余亩水稻正进入插秧阶段。这片由盐碱地改良而成的稻田去年迎来大丰收,早稻、晚稻亩产均超700斤。
点击图片查看新华社客户端报道▽
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近日,广东发布智慧旅游优质及培育项目名单。该名单显示,“广州塔数字文旅IP形象商业价值转化”“深圳世界之窗MR观景台”“珠海太空中心”等10个项目获评为优质项目。
点击图片查看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
《南方日报》、广东广播电视台报道,4月6日,2025年珠海竞走邀请赛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田径(竞走)测试赛在珠海金湾路开赛。赛事吸引来自西藏拉萨城投队、东道主广东队等队伍的选手参赛,其中包括奥运冠军刘虹等顶尖选手。当日共进行男子20公里竞走、女子20公里竞走、马拉松竞走混合接力3个竞赛项目。
点击图片查看《南方日报》报道▽
加强推动“硬联通”
珠琴澳合作不断迎来新突破
珠澳口岸通关量不断刷新纪录;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综合性指定监管场地正式启用;琴澳有望建设新通道,拟选址金融岛……口岸“热”起来,货物“动”起来,交通“畅”起来,珠琴澳持续用力推动“硬联通”,琴澳一体化发展加速。
《人民日报海外版》、广东新闻广播报道,“北上”客流快速增长、“南下”旅游热度高涨、便捷通关持续升级……港珠澳大桥自通车以来,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的“黄金通道”,车畅、货兴、人旺,迸发出强劲的经济活力,今年第一季度客流车流更是双创新高。
点击图片查看《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
《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直播间》《正点财经》《中国新闻》、央视新闻客户端、新华社、中新社、《南方日报》、广东广播电视台、羊城派客户端报道,今年截至4月10日,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的港澳单牌车数量已突破100万辆次,同比增长29.7%,较去年提前1个月,刷新政策实施以来的最快纪录。4月6日,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的车辆首次突破2.6万辆次,达到2.64万辆次,今年第三次刷新单日历史最高纪录。
点击图片查看《人民日报》报道▽
点击视频观看央视《新闻直播间》报道▽
央视新闻客户端、人民网、《南方日报》、南方财经、广东新闻广播视频号报道,清明假期,珠澳各口岸迎来出入境客流高峰,其中,不少港珠澳居民扎堆来珠海“串门”。统计显示,3天累计出入境人次达201.4万。各口岸中,拱北口岸以101.1万人次居首,占总量50.2%;青茂口岸通关量为31.1万人次,占比15.5%;港珠澳大桥澳门口岸出入境人次达27.3万,占13.6%;横琴口岸累计通关26万人次,占比12.9%。
点击图片查看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
点击图片查看人民网报道▽
点击视频观看广东新闻广播视频号报道▽
央视新闻客户端、南方+客户端报道,4月9日,横琴口岸随车人员验放厅全面启用,这标志着口岸全区域通关格局完整呈现。据珠海边检总站横琴边检站统计,一年来,经横琴口岸随车厅出入境人员超146万人次。此外,4月11日,海关在横琴口岸联合一站式车道验放进出境车辆达9200辆次,同比增长46.9%,创历史新高。
点击图片查看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
《人民日报海外版》、央视新闻客户端、中新网、《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东新闻联播》报道,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综合性指定监管场地4月7日正式启用,意味着大桥口岸又增添了一项重要功能,鲜活水产品可经该口岸进口,推动大桥进口品类结构多元化,也为内地消费者带来更多的消费选择。
点击图片查看《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
点击图片查看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
中新网、《羊城晚报》报道,拱北海关12日对外发布消息称,“进口国外水果直供澳门”新模式实施已满3个月,经拱北口岸出口澳门的进口国外水果累计超1万公斤。
点击图片查看中新网报道▽
南方+客户端报道,近日,澳琴在合作区共同研究新增澳门-横琴交通基础设施“硬联通”通道。双方就“硬联通”通道的制式衔接、项目选址、交通疏散等方面展开了细致讨论,并前往横琴金融岛,实地调研了通道选址。除了莲花大桥,未来两地将有更多的通道往来选择。
点击图片查看南方+客户端报道▽
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作为大湾区重大合作平台之一的横琴,以“澳门平台+国际资源+横琴空间+成果共享”的澳琴联动发展模式撬动大批葡语国家、东南亚国家优质投资者投资横琴,将“澳门+横琴”的营商环境和政策优势向全球输出,在高新技术、商贸服务及跨境电商等多个产业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点击图片查看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
央视《中国电影报道》、央视新闻客户端、人民网、中新网、南方+客户端报道,第二届澳门国际喜剧节9日在横琴开幕。本届喜剧节以“我有喜事,齐乐无穷”为主题,以“一节两地、五大板块”的形式,在澳门和横琴两地同时呈现剧目展演、电影展映等五个板块的丰富演出。
点击图片查看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
南方+客户端、《羊城晚报》报道,“星耀澳琴计划”新闻发布会9日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举行。该计划以“年度30场主题演艺活动”为载体,将通过音乐表演、脱口秀等多元化表演形式,汇聚粤港澳三地优秀艺术家及演艺人才,深化人才、作品与市场的深度对接,为大湾区演艺生态圈建设注入活力。
点击图片查看《羊城晚报》报道▽
以实干为笔、创新为墨。
珠海正以锐意进取的姿态,
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
民生建设、区域协同等
赛道上“加速奔跑”,
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答卷。
制图/珠海发布 金阁
整理、编辑/珠海发布 陈淑娴
责任编辑/田海
三审/王近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