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来自家乡的抗战英雄之书——读《烈士周荣久》有感

作者/孙树恒

刚刚过去的清明节,回乡扫墓,那熟悉的故土,那承载着童年记忆的山水,一切都未曾改变,却又因岁月而多了几分深沉。在与老同学的聚会中,意外收到奈曼旗著名女作家蒋丽敏赠送的一本《烈士周荣久》,我凝视着《烈士周荣久》这本书,满是对家乡英烈的自豪与敬重,这份情谊和手中这本带着油墨香的书,瞬间成为回乡之行最珍贵的收获。

回到家中,我迫不及待地翻开这本由作家蒋丽敏与诗人郭海、作家文国辉共同创作的书。要了解这部作品,不得不先谈谈三位作者。他们我都熟悉,都是从他们的作品了解的。女作家蒋丽敏,是一个对家乡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对英雄的故事满怀敬畏。她在创作过程中负责统稿,这不仅需要扎实的文字功底,更需要对整体架构的精准把握和对细节的严格把控。从她的后记中可以看出,她对周荣久的事迹有着深厚的情感共鸣,多次实地寻访、采访,力求还原最真实的英雄形象。她的笔触细腻,情感真挚,在书中,我们能感受到她对英雄的崇敬以及对历史真相的执着追求。对于诗人郭海,诗歌创作往往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情感捕捉能力。在《烈士周荣久》的创作中,他将诗歌的浪漫与激情融入其中,使得文字在叙述史实的同时,富有感染力地传达出英雄们的情感和精神。他的文字为书中增添了一抹诗意的色彩,让读者在感受战争的残酷时,也能领略到英雄们内心深处的柔情与坚定。作家文国辉,丰富的创作经验赋予他独特的视角和叙事能力。将周荣久以及其他抗日志士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使故事更加引人入胜。三位作者各有所长,他们的合作使得这本书兼具了历史的严谨性和文学的感染力。

2025年这个特殊的年份,即将迎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纪念日,这本《烈士周荣久》的出版,为这段伟大历史的纪念增添了一抹厚重而独特的色彩。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座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让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在书页间鲜活起来。



周荣久出生于奈曼旗的一个普通家庭,他的成长历程与这片土地紧密相连。在那片土地上,他亲眼目睹了日本侵略者的暴行,乡亲们的家园被破坏,生命被践踏,这一切深深刺痛了他的心。于是,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他毅然决然地挺身而出,投身到抗日的洪流之中。

他的抗日行动充满了智慧与勇气。他穿梭在奈曼旗的山川沟壑之间,巧妙地组织群众,建立起抗日的力量。他利用熟悉的地形,传递情报,袭击日寇,让敌人闻风丧胆。攻打八仙筒一役,更是他抗日生涯中的辉煌篇章。在战斗中,他身先士卒,手持钢枪,眼神坚定如铁,带领着乡亲们奋勇杀敌。他的勇气和决心,激励着每一个人,让大家紧密团结在一起,共同抵抗侵略者。

然而,周荣久不仅仅是一位英勇无畏的战士,他更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会为乡亲们的牺牲而悲痛流泪,会为战斗的胜利而欢呼雀跃,也会为自己无法照顾家人而感到愧疚。在一次战斗中身负重伤,躲在山洞里养伤的他,望着洞外的明月,思念着远方的家人,心中满是牵挂和无奈。这种人性的光辉,让他的形象更加丰满,更加贴近读者的内心。

周荣久所代表的抗日精神,是奈曼旗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他的事迹不仅激励着奈曼旗的人民,也为整个中华民族树立了榜样。他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爱国、抗争和奉献的精神,成为了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烈士周荣久》的创作过程,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抢救行动。作者们深知,那些亲历者的记忆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一旦错过,就可能永远无法挽回。于是,他们深入到奈曼旗的各个角落,与老人们促膝长谈,倾听他们讲述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这些口述历史,带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间智慧,为周荣久的形象增添了许多生动的细节。

同时,作者们又不满足于仅仅依靠口述历史。他们深知,历史需要有确凿的证据来支撑。因此,他们深入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中,从泛黄的书页间、陈旧的档案里,挖掘出周荣久参与的一次次战斗的具体时间、地点和经过。通过将口述历史与历史资料相互印证、补充,作者们成功地还原了一个真实而又震撼人心的周荣久。

在创作手法上,作者们巧妙地运用文学的表达方式,将历史事实与文学创作相结合。他们没有刻意渲染战争的血腥与暴力,而是通过简洁而生动的笔触,展现出战斗的激烈与残酷。在描写人物时,注重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英雄们的喜怒哀乐,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他们的行为和选择。这种创作手法,使得这本书既具有历史的厚重感,又具有文学的感染力,让读者在阅读中既能了解历史,又能感受到文学的魅力。





一是《烈士周荣久》一书具有极高的价值,它不仅是对周荣久个人英雄事迹的记录,更是对那段艰苦卓绝的抗战历史的铭记。对于周荣久的英雄事迹。原国家副主席乌兰夫同志曾指示:“史学家要记载,文学家要歌颂。同时,教育后人永远不能忘记这段悲壮、光荣的历史。”中央党校副校长、全国政协常委苏星同志了解到周荣久的故事后指出:“周荣久的抗日行动是自发的,没有党的领导,在强大的日本侵略者面前,很难不失败。但他们的抗日精神长了中国人的志气,给予家乡人民极大的鼓舞。”多年来,许多人一直发掘和整理周荣久抗日史料,老作家张斌创作的纪实文学《抗日侠魂》早在1999年就已经由方出版社出版。2021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作出关于同意追认周荣久为烈士的批复。

二是《烈士周荣久》这本书为奈曼旗人民提供了一份珍贵的精神财富。它让奈曼旗人民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家乡的历史,感受到先辈们的爱国精神和抗争精神。

三是《烈士周荣久》这本书是一部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它提醒着我们,不要忘记那段屈辱的历史,不要忘记那些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而付出生命的英雄们。在当今时代,我们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困难,更需要从周荣久等抗日英雄的事迹中汲取力量,坚定信念,勇往直前。他们的精神,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四是《烈士周荣久》以其独特的创作视角、扎实的内容和深刻的内涵,成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的一部经典之作。它让我们重新认识了一位家乡的抗日英雄,也让我们在阅读中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



(作者档案:孙树恒,笔名恒心永在,内蒙古奈曼旗人。蒙域经济30人专家组成员,呼和浩特市政协智库专家。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 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茶叶之路研究会副会长,内蒙古诗书画研究会高级研究员兼副秘书长,内蒙古大盛魁公司文化顾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