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许世友将军的晚年生活是在南京度过的,他在那里工作半生,有着很深刻的念想。

1985年,许世友的身体早已大不如前,但身体稍微好一些,他还是决定到“临汾旅”6连这个熟悉的地方看一看,视察一下工作变化,也看一看曾经的好友、战友。



可是视察完一圈,许世友始终不见他最想要见的人,便问:“我的老班长被弄哪去了?”

许世友的老班长是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后来找到了没有?



许世友与孙承仕

说起许世友的这个老班长,他们是在1958年才认识的,按理说这时许世友将军在我军担任要职,可为何说他是自己的老班长呢?

这就要从1955年授衔仪式说起了。这一年,全军大授衔,革命时期的将领们根据资历、功绩等参与评衔,直到这时被正式授予军衔,并且已经是我军重要的将领之一。



许世友作为我军上将,自然不例外。

可是授衔后,一系列的问题出现,很难不让毛主席等人重视起来。

首先将领与士兵的身份一目了然,必然会出现攀比等现象。然而我军真正的目的是认可他们的功绩,让部队有序发展起来,虽然有了等级划分,但在毛主席这里,平等也是至关重要的。



如此,在毛主席的号召下,决定让我军将领下连队当兵体验基层生活,只为拉近他们之间的距离,更好的展开接下来的工作。

许世友始终跟随毛主席的脚步,一经听说毛主席的号召,他立刻行动起来,即使他的年龄已经不小,但还是能够很快融入部队生活,与战士们打成一片。



因为年龄问题,许世友并没有选择隐藏身份,这或多或少会影响体验,但在许世友的坚持下,他终是与一众战士们一样,没有任何的特殊待遇。

于是在1958年,许世友去到临汾旅6连7班,从一名战士做起,并结识了他的“老班长”孙承仕。



最初他来到连队,既然知道他的身份,连长自然对他毕恭毕敬的,但连长如此,许世友也如此。可毕竟这时他的身份只是一名普通战士,而后许世友便与其明确说明,自然是不要被特殊照顾的。

不过他的身份摆在那里,很多时候肯定是不能完全做到的。



这不7班班长孙承仕见到许世友,不由得也紧张。后来他也很难做到一视同仁,一些脏活、累活,肯定是不敢给他安排的。

而且战士们参与训练,孙承仕也没有给许世友安排,可以说大多时候他还是空闲的时候多。一次又一次许世友可忍不住,随后找到孙承仕,直接将自己的想法表达。



也就是希望孙承仕能够将自己当作一名普通士兵看待。

听到这些,孙承仕自然是个聪明人,随后给他安排工作,但也会根据许世友的实际情况,慎重安排。

首先,基层士兵每天的站岗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于是孙承仕给他安排下来,让他与战士们站岗。



时间长了,许世友就会发现,出于他的年龄考虑,大家还是很照顾他。想着让他多休息,就时常让他白天站岗,即使巡逻的任务,也是让他到好走的地儿。

对此许世友清楚他们的想法,但在他看来,自己即使是参与夜间的站岗工作也是没问题的,所以也就与之明确表明。



随着在7班的时间拉长,无论孙承仕还是其他战士们逐渐认识到这个平易近人的老首长,渐渐地也就打成了一片。

特别是与孙承仕班长,最初他可见的毕恭毕敬,但后来他们相处的很好,有什么说什么,甚至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他还可以说成为了许世友的救命恩人。



为何这么说呢?在部队里,一些训练工作许世友逐渐参与进去,毕竟是从革命中走来的将领,他的能力毋庸置疑。一经上手,可以说让众人敬佩不已。



可是在一次爆破训练中,还是出现了意外,当时因为工具故障,许世友遇险,这时孙承仕迅速反应,将许世友护在身下,这一举措让许世友一生难忘,当然他们之间的情谊便又更深了几分。



许世友在连队生活

其实许世友的身份隐藏不住,年龄问题总会暴露。但他尽可能的严格要求自己,将自己当作一名普通士兵,不要特殊对待,更不要特殊照顾,他平易近人的一面,终会让孙承仕乃至战士们深有体会。

而后在训练和生活中,许世友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他们也会互相关心对方。



当时雨后,天气凉了许多,这时班长就会为了大家还有许世友的身体考虑,悄悄让战士们都穿上棉衣。

许世友当时穿着毛衣,其实并没有觉得多冷,但大家都穿上了棉衣,他显然不能搞特殊,于是也很快换上了。



此次下连队体验基层生活,许世友是抱着踏踏实实的态度,所以无论多么的艰苦,许世友将军毕竟是从革命时期走来的,这些又算得了什么,如此他会做各种工作,战士们也就在他身上感受不到什么架子。

久而久之,这份平等的情谊建立,他们之间聊得也就会更多。



后来连里还有组织劳动,许世友一样积极参与其中。不过这项活动在山里,路不好走,大家本不想让他挑担子,但许世友可不觉得。

在他看来,挑担子他还是很有经验的,毕竟他当年挑着上百斤粮食,翻过大山,那么此时自己当然也可以。



于是他便让战士给他多填些,随后许世友便挑起担子,在难走的山上劳动起来。

一天下来,许世友可以说干了不少活,丝毫不比年轻的战士体力差,甚至这样的许世友,不由得让人敬佩和赞叹不已。



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一个多月的生活就这么过去了,许世友对于战士们的生活深有体会,即使艰难,他甚至还有些留恋。

不过还有更重要的工作等着他,许世友自然会继续投入到接下来的重要工作中。但与6连战士们的深厚情谊,他们都是始终不变的。



没有等到消息

1985年,许世友再次回到这个熟悉的地方,自然想见见过去的老熟人,也就是他的老班长孙承仕。

只是几十年过去了,新中国早已千变万化,我军部队的变化自然也不小,于是在许世友说出孙承仕的名字时,其实没有人知道。



那么他的情况如何,也就无从得知。尽管连队表示会寻找,但依旧没让许世友等到孙承仕的消息。

许世友将军是我军一员猛将,但很多时候他是平易近人和关心军民生活的一位。



毛主席的号召,他认真执行。无论革命时期,还是新中国成立后,许世友都是让人们所敬仰的。

当时在革命时期,日军脚步踏足。许世友等人得到消息后,便立即率部转移,好在日军没有找到军区司令部,后来不久,他们便撤回了。



不过当时在撤出时,由于一名干部的孩子出去玩,没有找到。许世友就会放在心上,并想出解决办法。

于是他派出一名战士,经过打扮,终是将孩子找到并带回。而后此事,让人们熟知,也便对他更敬佩了许多。



结语

总之,许世友不管在革命时期还是在建国后,都有与很多人建立深厚友情,无论身份如何,许世友也都会将其放在心上。

只可惜许世友将军终是没有等来孙承仕的消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