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讲的这个故事,发生在天津的一个普通家庭里,里头的爱恨纠葛,真让人感慨万千。
故事主角是韩天天,她出生在一个父母都是农工的家庭,家境不富裕,还摊上了个大她七岁的脑瘫哥哥。为了给哥哥治病,家里的钱像流水一样花出去,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虽说哥哥走路不稳当,说话也不利索,可脑子不糊涂,心里啥都明白。
从韩天天记事起,家里有啥好吃好喝的,都先可着哥哥来。就说有一回,姑姑来家里带了几瓶黄桃罐头,那罐头看着色泽金黄,果肉饱满,光闻着味儿就把天天馋得不行。好不容易等姑姑走了,天天眼巴巴盼着能有一瓶属于自己,结果母亲只开了一瓶,给她分了两片,剩下的全给了哥哥。母亲还总念叨:“天天啊,你哥哥身体不好,得多补补营养。” 这话听多了,天天心里那叫一个委屈,虽说哥哥有时会偷偷把罐头留给她,可她对哥哥的不满却越来越深。
又有一年除夕,父亲难得买了只大龙虾,那可是天天最爱吃的。她盯着清蒸龙虾,口水都快流出来了,满心期待着母亲分龙虾,结果大部分虾身都进了哥哥碗里。这下,天天这些年积攒的委屈 “噌” 地一下爆发了,她扯着嗓子喊:“你们太偏心了,啥都先想着哥哥,在你们心里就只有他!生我是不是就为了让我照顾他?他就是个累赘,我才不管他呢!” 说完,她把筷子一扔,哭着跑开了。这一闹,好好的年夜饭也吃不下去了,父亲在那儿唉声叹气抽烟,哥哥却端着龙虾追了出去。
后来天天上大学,想学车,找父亲要3000块钱,父亲说母亲生病了,拿不出多余的钱。哥哥听到后,对父亲说:“爸,天天学车是好事,咱们得支持。” 就为了这3000块,哥哥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去帮水果商人搬水果,忙完又背着批发来的水往景区跑。折腾了三个月,好不容易挣够了钱,一分不少打给了天天,可天天心里却没啥波澜。
天天打心眼里不喜欢回家,宁愿住在学校。有一回好几个星期没回去,哥哥不放心,买了她爱吃的零食去学校看她。可天天一看到哥哥走路一颠一颠出现在校门口,心里就来气,她不想让同学知道自己有个脑瘫哥哥,扭头就走。到了晚上,她才出来对哥哥说:“你咋还没走?以后没事别来我学校。” 哥哥听出她不耐烦,也不生气,反倒听出她声音沙哑,关心道:“妹妹,你感冒了吗?吃药没?” 天天嘴上说着 “我好着呢,不用你管,快回去吧”,接过零食就催哥哥走。谁能想到,一个小时后哥哥又回来了,从兜里掏出一盒感冒药递给她。天天心里暖了一下,可一想到爸妈对自己的态度,又赶紧催哥哥回家。过了几天,她才知道哥哥为了给她买药,没钱坐车,淋着雨走回去,结果生病了。即便哥哥这么疼她,天天对哥哥的嫌弃和怨恨还是一点没少。
2020年,母亲被肺癌夺走了生命。临终前,母亲拉着天天的手,用尽最后一丝力气说:“天天,以后你一定要照顾好哥哥。” 天天心里又难过又委屈,觉得母亲到最后都只惦记着哥哥,更坚信母亲生她就是为了让她照顾哥哥,对哥哥的恨也达到了顶点。可她为了让母亲安心,还是哭着答应了。
但等料理完母亲后事,天天就把承诺抛到了脑后,扔下哥哥去北京打工,不管哥哥怎么打电话、发短信,她一概不回。
谁能料到,2022年疫情期间,天天和舍友都发起了高烧,到处都买不到药。凌晨2点多,她迷迷糊糊给哥哥发了条消息,发完又觉得自己可笑,心想 “给他发有啥用”。可哥哥一看到消息,急得不行,翻箱倒柜找出家里所有感冒药,求朋友开车送他去北京。清晨6点多,天天在宿舍楼下看到拿着药、满脸担忧的哥哥,那一刻,感动和温暖一股脑涌上心头,她这才发现,这个被自己讨厌了这么多年的哥哥,其实一直都在默默关心自己。她再也忍不住,眼泪夺眶而出,心里的怨恨一下子消散了,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内疚。
从那以后,天天像变了个人,大大方方把哥哥介绍给朋友,还带着哥哥去看了他一直想看的球赛。后来在电视节目上,她对着哥哥说出了藏在心里多年的话:“哥哥,对不起,我恨了你22年,以前都是你爱护我,以后换我来爱护你!”
家人之间相处,真得多些理解和体谅,少点计较和埋怨,这样家庭才能和和美美。趁着时间还早,多珍惜身边的亲人吧,亲情等不起,可别让怨恨把它给毁了。也祝愿天天和哥哥往后的日子越过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