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晚报全媒体记者 袁硕望
近日,岳阳籍84岁老作家袁泉的长篇小说《红尘》之《风水轮流转》在《当代作家》发表,并荣获一等奖。
这部围绕时代变迁中人物命运起伏展开的作品,不仅是袁泉数十年如一日文学功底的高度凝练,更是他一生执着追逐文化理想的生动写照。
从湘北山区懵懂的少年,到著作等身的资深学者、画家、摄影家、诗人、作家,袁泉凭借一支灵动的笔,加上洞察世事的镜头,在文学、艺术、文化研究的广阔天地里,始终以追光者的姿态,破浪前行。
从画笔到诗心:山乡少年的艺术觉醒
1941年,袁泉出生于湖南临湘忠防锦上屋紫阁冲。这里山峦连绵,绿水悠悠,在这片充满灵秀的土地上,袁泉与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
小学二年级时,一本由远房嫂子赠送的画集,如同一把神奇的钥匙,为他打开了艺术的大门。袁泉如痴如醉地临摹着画集中的蔬果鸟兽,用他那稚嫩却饱含热情的笔触,探索着美的边界。
步入中学,袁泉不再局限于临摹,而是积极投身于写生创作。他的作品凭借独特的视角和精湛的技艺,频繁亮相临湘县文化馆。其中,《补衣歌》更是脱颖而出,被送往省级展览,引得众人瞩目。不仅如此,临湘一中还为这位才华横溢的少年举办了个人画展,成为校园里一段佳话。
命运的奇妙馈赠总是在不经意间降临。因出众的绘画天赋,袁泉获得了美术老师向继努的青睐。向老师不仅委以他管理学校图书室的重任,还将图书室的钥匙放心交予他。在那弥漫着淡淡书香的图书室里,袁泉如饥似渴地阅读着五四先贤的经典著作,郭沫若、海涅等诗人的浪漫诗篇,更是让他沉醉其中。袁泉常笑谈,自己曾为心仪的校花写下情诗,那青涩的笔触,恰恰是诗与画相互碰撞的生动体现。
1963年,袁泉考入武汉大学图书情报专业。尽管与梦寐以求的美术名校擦肩而过,但他心中对艺术的炽热火焰从未熄灭。大学四年时光里,他左手紧握画笔,描绘山川湖海;右手挥动诗笔,抒发心中豪情,将青春岁月精心镌刻成一篇篇诗画交织的绝美篇章。
即便毕业后被分配到部队农场劳动,袁泉也未曾放下对艺术的热爱,他自编诗画集,可惜这本承载着他青春记忆的诗画集,在一场无情的洪水中被冲散。然而,这段经历却为他日后波澜壮阔的文化征程埋下了希望的种子。
《书窗》燃灯:基层文化人的理想突围
1979年,袁泉调入通城县图书馆。彼时,基层文化领域一片荒芜,人们对文化的渴望难以得到满足。袁泉敏锐地察觉到这一现状,心中萌生了一个大胆且极具前瞻性的念头:创办《书窗》杂志,为广大读者打开一扇通往知识与文化世界的“读书之窗”。
为了实现这个理想,袁泉毅然伏案改稿。他四处奔走,积极组织当地文化界人士,成立了《书窗》杂志编委会。
在众人的共同努力下,用钢板蜡纸刻印的首期杂志终于问世。令人惊喜的是,这份看似简陋的刊物,一经推出便获得了姚雪垠、臧克家、骆文、徐迟、张志明、管用和等作家和诗人的高度赞誉,通城县委更是特批专款,支持杂志的后续发展。
《书窗》宛如一方肥沃的文化沃土,孕育了无数文学新星。梁必文、徐鲁等文坛后起之秀,正是在这里崭露头角,他们的多篇作品被《诗刊》《长江文艺》等知名刊物转载,受到广泛关注。
时任中国作协副主席刘宾雁为《书窗》题词:“这是一个奇妙的窗口,通过它,可以发现生活的奥秘。”
袁泉以《书窗》为火炬,照亮了基层文化的黑暗夜空,让更多人感受到了文化的魅力。
20世纪80年代末,袁泉调任中南民族大学图书馆馆长、美术系主任。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他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学术研究与文学创作的道路上齐头并进。他相继出版了《中国古籍整理学》《中国青年诗人精品精评》等多部具有深远影响力的著作,散文诗集《南湖情深》更是有幸获得冰心先生题写书名,一时传为佳话。
他的散文诗作《流放的汨罗江》等更是广为流传,这一时期,他的诗作跨越国界,远播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成为临湘和通城“文化出海”的第一人。
不仅如此,袁泉还积极化身文学赛事的“伯乐”,精心策划“黄鹤楼杯”“洞庭湖杯”等多项全国性文学大赛。在赛事筹备过程中,他严谨细致,认真对待每一份参赛作品,凭借敏锐的眼光,发掘了大批新锐作家,为中国文学事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当有人问及他如此忙碌究竟图什么时,袁泉坚定地回答:“文化的火种,总要有人传递。”
追光无界:杖朝之年的文化远征
退休后的袁泉,没有选择安享晚年,而是华丽转身,成为一名“跨界追光者”。
他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敏锐的洞察力,提出“地域文化”理论,大力倡导“天人合一”的旅游开发理念,为黄龙山、龙窖山、云溪洞等景区规划了独特的文化底色,让这些地方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充分展现出浓厚的文化魅力。
与此同时,袁泉扛起相机,踏上了行走山川的征程。他用镜头捕捉自然之美,《红叶红遍大别山》《秋菊冬雪喜相逢》等摄影作品,宛如流动的诗篇,以独特的光影和精妙的构图,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
其中,他为袁隆平院士拍摄的肖像作品,更是得到了院士本人的高度认可。袁隆平院士珍藏此作品,并被摄影界多位名家称赞其“抓住了科学家的魂”。
84岁这一年,袁泉凭借《红尘》之《风水轮流转》斩获大奖,这部作品被评论家誉为“一部小人物的时代史诗”。面对接踵而至的赞誉,袁泉依然保持着谦逊淡然的态度,他平静地说:“写作是修行,追光者永不退休。”
如今,袁泉依旧每日伏案写作,全身心投入到《红尘》系列的创作中。他将镜头对准市井烟火,用细腻的笔尖流淌出对历史的深刻沉思。
从湘北山乡到荆楚大地,从蜡刻钢板到数码镜头,袁泉生动诠释了“文化追光者”的坚定信仰。
他曾在散文诗中写道:“但愿这带血的歌,能唤起你对生活的热恋。”
如今,这位白发苍苍却依然精神矍铄的追光者,仍在文化的道路上奋勇前行,续写属于他的传奇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