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建设从来不只是墙上的标语,而应该是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温度,市场监管的“每一处”较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从“制度约束”到“文化自觉”的升华。近年来,在武汉新洲烟草,一场以“清”为墨、以“廉”为锋的基层治理实践,悄然书写了新时代烟草人的廉洁答卷。
制度固本:让廉洁风险防控成为“行为导航”
走进各管理所(市场部),公示栏上《三级廉洁风险防控清单》格外醒目:市场监管、客户服务、内部管理3大领域下,12个风险点对应着26条防控措施,每条措施末尾的责任人电话清晰可查。
工作人员的办公桌前,“廉洁承诺书”与工作牌并排摆放,每月的《廉洁履职双向评价表》不仅需要本人勾选“是否接受零售户馈赠”,更要接受零售户的匿名打分。
“以前总觉得廉洁是领导的事,现在每个岗位都有清晰的‘廉洁坐标’,让我们清楚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新入职的稽查员小徐翻动着《岗位廉洁手册》,里面不仅列有禁止性条款,还有典型案例漫画,查办案件时如何拒绝说情、走访市场时怎样规范用语,在情景插画中一一注解。
近年,武汉新洲烟草创新推出“一图一表一清单”工作法,为市场走访、许可证办理、案件查办等高频业务,绘制廉洁流程图,建立了零售户满意度回访制度,受理到办结全程留痕,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廉风浸润:让廉洁文化成为“生活底色”
“老张,这是给您捎的《家庭助廉手册》,嫂子有空可以看看。”稽查员黄浩强在走访零售户时,顺手递上一本小册子。
近年,武汉新洲烟草创新开展“廉洁文化进终端”活动,在3000多家零售户店面张贴廉洁提示牌,邀请零售户代表参与“廉情恳谈会”,让清廉建设从“内部事”变成“大家事”。
每到传统节日,一条定制信息就会准时抵达零售户手机:“佳节将至,武汉新洲烟草全体郑重承诺:不接受客户一针一线,若有违纪违规请随时举报。”随信还附了监督电话。
去年入职的员工小钱的手机里还存着母亲发来的微信:“咱不能因小失大,千万别拿别人一分一毫。”这是武汉新洲烟草开展“家庭助廉”活动的成果——每位员工家属都收到了《致家属的一封信》,并建立了“廉情家属群”,定期推送廉洁小故事。
每周的“清廉微课堂”是各管理所(市场部)的固定节目。有一次,稽查员张小兵在会上分享了自己婉拒零售户赠送新茶的经历,大家顺势展开案例讨论:“如果是农网客户送来自己种的蔬菜,收还是不收?”在思维碰撞中,大家总结出“三不”原则——不简单拒绝伤民心、不随意接受破底线、不模糊处理留隐患。
(图为凤凰管理所在开展清廉“微课堂”大家谈)
服务提质:让清廉成效转化为“民生温度”
“徐经理从来不吃我一口饭,连一口水也不肯喝……”每次提起客户经理徐林燕,零售户张老板就竖起大拇指,门口LED屏上还滚动播放着徐林燕建议添加的“诚信经营 廉洁共建”的标语。
(图为徐林燕在帮助零售户分析店里近期的进销存状况)
在政务服务窗口,“清廉服务岗”的标识格外显眼。62岁的张大爷至今记得,有一次来窗口办理许可证延续,资料却没带全,当时又临近下班,他急得直跺脚。窗口工作人员周正平主动提出,可以等他把资料补送过来,加班帮其办完许可证延续。“当时搞完都晚上8点多,我提出请他吃顿饭,他坚决拒绝了。”张大爷回忆道。
这样的故事,在2024年《办实事台账》里记录了127件:为残障零售户定制语音订货系统、为偏远乡村客户提供上门办证服务、在暴雨成灾时组织党员突击队帮助零售户转移卷烟……每一件实事背后,都附着廉洁风险防控表和服务对象评价单。
在一封署名为“一位辖区零售户”的感谢信中,有这么一句话:“你们不喝我们一口茶、不抽我们一支烟,却经常帮我们解决大难题,这样的队伍,我们信得过!”这些扎根基层的烟草人,没有豪言壮语,只是把“清廉”二字融进每一次弯腰整理货架的动作、每一页工整的检查记录、每一通耐心解答的电话。(桂真华、黄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