陂人陂事,黄陂原创第一公众号,用心观察黄陂,用情推介黄陂

文章导读

前几年,黄陂盘龙城居民“脱陂入汉”的呼声很高(希望江岸区能收编盘龙城),黄陂和汉口虽然只有一河之隔,但仿佛是两个世界,汉口马路干净,绿化漂亮,盘龙城这边则到处是断头路,灰尘漫天

对此,小编表示理解,人往高处走,谁都希望自己居住的地方环境更好,这是人性,但小编对某些人希望盘龙城划到东西湖就很不理解了,东西湖也是郊区,盘龙城划过去是换汤不换药,太没有追求了吧


2021年,网上出现武汉北三环线外扩的消息,对此不仅黄陂人激动,东西湖居民更是开心,北三环如果真的能外扩,黄陂盘龙城和东西湖将军路街道将被划进三环以内,那么金银潭人肯定就能成为武汉主城区居民了

其他几个三环外城区中,光谷和沌口,虽然没有主城区的名,但有主城区的“实”(这两个国家级开发区的居民,可以享受武汉主城区待遇),新洲距离市区太远,即使是阳逻人也知道没有成为主城区的可能,江夏和蔡甸,好地方都被开发区托管了,剩下的地方,他们也知道武汉市兴趣不大

这15年来,武汉郊区中,最希望变为主城区的似乎只有黄陂南部和东西湖

下图为黄陂盘龙城、东西湖将军路和汉口市区的卫星图


武汉主城区待遇,还有吸引力吗

主城区待遇,分为狭义和广义

狭义的主城区待遇,即和户籍有关的福利,目前市区的吸引力已经不大了,社保和医保武汉市已经不分市区和郊区了,但在教育和医疗方面,市区比郊区还是要好(每年中考,市区成绩明显比郊区要好,武汉市不允许市区学生去郊区高中就读,理由之一就是市内中考成绩好,如果他们去了郊区,郊区的学生或许不会有省级重点高中可以读)

广义的主城区待遇则和财政有关。

武汉市主城区的财政,是放在一起使用的,郊区则是自己管自己,某个郊区如果能划为主城区,那么其建设就可以享受和江岸、江汉一样的待遇

2023年,武汉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突破了1600亿,黄陂却只有58亿,东西湖也不过126亿,黄陂的人口占武汉1/10,面积占1/4,但可以使用的财政收入却只有武汉的1/30,你说黄陂的基础设施建设如何能赶得上市区呢

假如黄陂成为主城区,那么武汉市的1600亿财政,就必须拿出很大一部分用在黄陂身上呢


盘龙城、金银潭市政配套不如市区,说穿了还是黄陂和东西湖太穷(部分东西湖网友估计对小编说东西湖穷很不满,东西湖相对黄陂新洲财政收入确实还可以,但对比江岸江汉就没有任何优势了,郊区人均财政收入比市区还是要低上很多的)

这样看来,郊区之所以希望主城区收编他们,说白了就是希望武汉市能在本区域投资(江岸的谌家矶,成为主城区70年了,但由于武汉市一直不怎么建设,谌家矶的环境比许多郊区都还不如

下图为武汉市三环线内外的景色,左侧是江岸,右侧是盘龙城和东西湖


黄陂和东西湖,那些地方和那些人最盼望得到主城区待遇呢

外地人盼望的最多。

这个很好理解。东西湖和黄陂盘龙城的常住居民,大部分来自武汉以外的县市,在来武汉之前,他们想象中的武汉,每个地方都是花团锦簇,即使是郊区也不会比市区差多少,但实际来了以后才发现,武汉市区和郊区之间仍然存在着很大的鸿沟,最让外地人无法接受的是,武汉市区和郊区居然钱不放在一起使用,导致郊区的公用配套很难象市区那样完善

黄陂盘龙城,比起汉口市区,差距最大的是马路

东西湖,比起汉口,差距最大的是教育


本地土著居民,基本不会盼望市区会收编他们,并不是他们不喜欢中心城区的这个身份,而是知道没有这个可能(武汉市区,不会出三环以外的,土著武汉郊区居民都很清楚),同时也是因为乡下人的自尊(我们出生在黄陂,为啥要捧你汉口人的热N子)

最后,总结下个人的观点

武汉郊区人,之所以想成为主城区居民,说穿了就是武汉特殊的财政体制造成的,大家都希望武汉市能投资自己,但目前只有成为主城区才有可能

在成都、广州这样城市,郊区居民盼望主城区兼并他们的愿望并不强烈,在上海和北京,很多郊区建设得比主城区还好(环境比市区好,但就业不如市区)

下图为上海市郊区闵行区,比市区差吗


❇️友情提醒:本公众号已开通留言功能,欢迎各位留下观点和看法,欢迎各位一键三连,点赞、转发和在看

此位置广告合作

请添加小编微信号:HPMJguancha

陂人陂事

从老百姓的视角观察黄陂

影响130万黄陂人的优质公众号

内容以原创为主

主编:黄陂散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