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一封辞职信背后的勇气‌

2015年4月,河南省实验中学心理教师顾少强因一封仅10字的辞职信——“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引发全网热议‌。彼时35岁的她,已在教育岗位坚守11年,却因职业倦怠与对“一眼望到头”的生活的抗拒,选择打破常规,追寻人生新篇章‌。辞职前最后一堂课上,她让学生写下“给未来自己的信”,却在想象自己20年后生活时顿悟:安稳并非终极追求,未实现的梦想亟待探索‌。

二、辞职后的轨迹:从漂泊到沉淀‌

自由旅行的起点‌

辞职后,顾少强带着1.1万元积蓄踏上旅程,足迹遍及成都、重庆、杭州等地,偏爱古镇烟火气,享受“说走就走”的随性‌。她坦言:“生活因不确定性而有趣,若提前规划,便成了任务。”‌

定居与创业:客栈里的诗意与挑战‌

三个月后,她与丈夫于夫定居四川青城山街子古镇,经营民宿。客栈不仅是生计,更是与“同频者”交流的平台。她在此学会做饭、管理,甚至直面“倒闭欠债60万”的谣言‌。尽管外界质疑不断,她强调客栈仍在营业,并否认负债传闻‌。

回归与转型:家庭与事业的新平衡‌

2021年,因母亲健康问题,顾少强携女返回郑州,结束客栈经营,专注线上心理咨询与家庭教育课程。疫情期间,她为留学生家庭提供心理支持,延续教育初心‌。

三、争议与反思:舆论漩涡中的坚定‌

辞职初期,顾少强被捧为“自由代言人”,但随后的客栈经营波折、回乡选择,又招致“失败”质疑‌。面对从赞誉到嘲讽的舆论转向,她始终淡然:“人生经历越多越成长,我无悔选择。”‌ 她认为,辞职信的走红折射时代进步——社会更包容个体独特性,尊重多元人生选择‌。



四、十年心路:简单即自由‌

物质与精神的取舍‌:顾少强生活朴素,认为“不被物质困住,梦想、家人、快乐更重要”‌。

家庭与自我‌:2015年与于夫结婚,次年女儿出生。她坦言,如今“看世界”的答案已变:“世界已看过,现在更想守护身边人。”‌

教育者的延续‌:虽离开讲台,但通过心理咨询继续影响他人,践行“将工作变为事业”的初心‌。

五、启示:自由的选择与时代回响‌

顾少强的故事超越个体选择,成为探讨“自由与责任”“理想与现实”的公共议题。有评论称,“看世界”需资本支撑,亦有人主张它应脱离功利‌。而她用十年证明:自由非盲目出走,而是清醒选择后的坚持与调整。正如她所言:“人生新篇章因未知而值得期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