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曾在短视频平台上刷到这样的画面?那些熟悉的街道、司空见惯的角落,在创作者的镜头下竟焕发出全新的魅力——哈尔滨的冰雪、建筑、市井生活被重新解构,呈现出令人惊艳的多重美感。这些视频不仅让外地网友心生向往,更让本地人惊叹:“原来我的家乡还能这样美!”
这些短视频创作者并非简单记录,而是带着思考与热忱,用创意和独特视角挖掘城市被忽略的细节。他们用镜头捕捉哈尔滨的四季更迭、新旧交融,用短视频打破人们对这座城市的刻板印象——不再是单一的“冰城”符号,而是充满活力和文化底蕴深厚的现代化都市。从中央大街的石头路到松花江畔的晨光,从老道外的烟火气到冰雪大世界的璀璨冰建,他们用不一样的审美视角,向世界展示一个立体、多元的哈尔滨。
一座城市的灵魂,终究要由生活其中的人来定义。当技术让每个人都能成为城市的“代言人”,我们或许能更深刻地理解:城市形象的塑造从未如此开放而多元,而哈尔滨正以这样的方式,书写属于自己的时代叙事。
将爱好变为职业的徐帅:
别样角度抓住城市大气与温情之美
“用不一样的视角拍摄,你就能看到不一样的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哈尔滨火车站、阳明滩大桥等对于市民来说并不陌生的地方,却被徐帅拍出了“大片”之感,让不少久居冰城的人感叹“哈尔滨还能这样”。凭借巧妙的创意、有冲击感的画面、能让人产生共鸣的文案,徐帅的短视频从哈尔滨一路火到了国外,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他以哈尔滨的人文与风景为素材制作的短视频“大电影”。
2016年,徐帅辞掉了在高校的稳定工作决定闯荡一番,他将爱好变成了职业,开了一家传媒公司专门承接拍摄工作。“当时公司开得‘不温不火’,尤其是疫情期间,很难接到活,但那段时间却给我的事业带来了‘转机’。”徐帅看到了一个南方博主拍摄的关于城市风景的短视频,很文艺又很复古,还充满了烟火气。“那时候极少有人这样拍哈尔滨,我想尝试一下把家乡风貌用不同方式呈现出来。”2020年,徐帅注册了抖音号,并发了一系列关于城市的短视频,有大气磅礴、繁华喧嚣的画面,也有温情的人文和城市烟火。当时,一条从天桥上拍哈尔滨夜景的短视频获得了20万的播放量、一条拍街道和路人的作品得到2.4万个赞。但这些,还不是徐帅的真正“转折”。
徐帅
2023年年末,徐帅的一条“论流浪地球与哈尔滨的适配度”短视频迅速火了起来,如今,这条短视频收获了3千余万的浏览量与40.4万个赞,“流浪地球版”哈尔滨也被一些人当成了短视频制作的“样本”,各大短视频平台很快出现了一大批类似的作品,一时间,关于哈尔滨的“大电影”式短视频迅速走红。在徐帅的作品中,类似的创意短视频还有很多,作品曾被人民日报、光明网等转发,还被央视的脸书端传播到了海外,徐帅的作品成为了宣传哈尔滨的“动态名片”。
徐帅的短视频里不仅有哈尔滨的风光,还有城市的烟火、国际化大都市形象,以及市井里的“家长里短”。“在做抖音号前,哈尔滨对于我来说是一座城市,但拍着拍着,它变成了‘故事’。”在短视频拍摄过程中,徐帅有了很强的成就感与获得感,还收获一批喜欢看他作品、喜欢哈尔滨的人。如今,徐帅在抖音平台上有109.8万粉丝,还获得了黑龙江省文旅数字旅推官、黑龙江省十佳青年好网民、第三届冰城好网民等称号,公司规模也越做越大。现在,徐帅经常被各地文旅邀请去当地拍摄,他想通过这些机会挖掘拍摄哈尔滨更好的角度与创意,把哈尔滨故事“讲”得更生动。
“打鸟”人吴戟:
记录城市生态之美
“这段视频是我于4月7日在松花江与阿什河交汇处拍到的,画面下面那两只黑白分明,喙呈橘红色的水鸟,是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近危物种的蛎鹬……这次发现进一步显示了哈尔滨松花江生态修复的成效。”8日,“吴戟槐树”通过抖音平台展示了他刚拍到的珍惜鸟类。他感叹,这两年在哈尔滨不仅看到的候鸟品种多了、种群庞大了,而且还能捕捉到很多珍稀鸟类的画面。
吴戟作品
拥有20多年拍摄经历的“老拍友”吴戟,一直坚持着用镜头记录哈尔滨的魅力与变化,“2004年我开始拍摄关于哈尔滨风光的照片,并展示在部分论坛上,当时收获了一大批‘观众’,很多人都等着我更新。”吴戟看到,哈尔滨人喜欢通过照片看家乡的变化,各地网友喜欢在照片里“挖”哈尔滨还有哪些美景,“网友愿意看,我就更愿意拍了,这几年已经拍坏了五六台相机。”
短视频的兴起为吴戟提供了更大的展示舞台。从2021年开始,他尝试以视频的方式捕捉哈尔滨的美:夕阳下松花江面小船边泛起的粼粼波光、采冰师傅整齐划一的动作、国外游客在冰雪大世界里载歌载舞……风景、人文、静物不一而足。吴戟还想捕捉到更多的“哈尔滨元素”,“2022年,原本去‘狗岛’拍风景,没想到在那里发现了好多没见过的鸟。”
寻踪迹、观习性、拍画面、学常识、做视频、展灵动……吴戟开启了“打鸟”模式。“拍鸟我有几个‘点位’,包括‘狗岛’、野鸭湾、老江桥等,最初只能看到江鸥、喜鹊、野鸭等常见的鸟类,但现在不一样了。”如今,在吴戟的镜头里,可以时常捕捉到苍鹭、鸬鹚、牛背鹭等鸟类,更有东方白鹳、蛎鹬等珍稀品种。在吴戟看来,松花江里鱼虾更丰富,更加适宜鸟类居住,这是哈尔滨生态越来越好的具体表现。“很多网友说,这些鸟给人一种身处‘江南水乡’之感。”候鸟为哈尔滨带来了别样美,吴戟也更加重视对它们的保护,“也希望拍鸟人不要因为强调画面感而打扰这些‘精灵’的生活。”
美发师丁波涛:
“随手一拍”呈现城市细节之美
“哈尔滨曾被误认为一年四季都很冷。我想通过镜头,为人们展示一个真实的冰城。”“丁公子的时光”短视频都是他随手拍摄的哈尔滨,有建筑、有风景、有花草……没有过多拍摄技巧“装饰”,但每一帧画面都透着唯美,这些短视频的作者是一名美发师。
丁波涛
丁波涛拍摄不用稳定器,一台手机随时记录身处的“风景”。“干美发的手稳,我喜欢随时随地拍‘所见所感’,展现出城市的‘细节美’”,受职业影响,丁波涛总能捕捉到哈尔滨美之所在。“很多人都说外国拍出来有多么多么好看,咱哈尔滨的景色也不差,甚至会更好”,提到拍摄初衷,丁波涛称他曾去过意大利、法国、德国等多个国家,有时不经意间会发现从某些角度看,国外的街道、建筑等和哈尔滨的很相似,他想把哈尔滨的风景“晒”给大家看看。“一开始是拍照片,2019年开始用短视频记录城市,有很多外地人在评论区发问‘哈尔滨还有这样的风景’。”
丁波涛拍摄更看重细节,建筑上的雕花、落在地面的花朵、雨后地面的镜像,他都会从中看到美。受到天气影响,有时视频画面还有点模糊,在他看来,这样的视频才有“故事感”“氛围感”。前不久,哈尔滨下了一场小雨,丁波涛随手拍了一个雨中的中央大街,画面虽朦胧却很有意境,评论区里有外地人赞叹哈尔滨的浪漫,也有人说哈尔滨比欧洲还漂亮,就像一幅油画。“拍摄短视频让我很有成就感,不仅打破了一些南方人对哈尔滨的固有印象,也激发了他们来哈尔滨的意愿。”丁波涛称,有很多外地人给他留言表示看了视频之后特别想来哈尔滨看看。
在拍摄过程中,丁波涛发现,哈尔滨变了。城市环境愈发整洁,过去毫不起眼的大楼在做了灯饰亮化后成为了他的拍摄素材,老楼的外墙整修粉刷后显得格外有风情,一些老建筑被活化利用焕然一新……有人问他,只拍哈尔滨的风景,会不会有拍完的那天。丁波涛说,哈尔滨有四季,每一个季节、每个节点都会展现出不同的风景,城市还有很多没有被发现的景色,“我的拍摄素材不会少”。
记者手记:
采访这些用镜头定格哈尔滨之美的创作者时,我深深被他们的热忱打动。吴戟二十年如一日追寻城市生态变化,模糊的雨幕里藏着丁波涛对城市细节的敏锐感知,徐帅打破常规视角不断打开拍摄的“新世界”。他们的镜头像城市的多棱镜,折射出冰城不为人知的切面。这些影像正悄然改写外界对哈尔滨的刻板印象——这里不只有冰雪与农业,而是四季流转皆有故事的鲜活之城。
所谓“城市之美”从来不是静态的风景,而是无数双发现的眼睛、无数次执着的定格共同编织出的时代叙事。当镜头继续转动,哈尔滨的美,永远在下一帧。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记者:李佳琪
图片、视频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刘奕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