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没有高血压这个病的称谓,这种病,一般来讲都是先天阳虚,先天阳气不足,有好些遗传因素,然后再加上后天失调。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药店里治疗高血压的大多是针对“肝阳上


物理的道理。一般的药到不了末端。如果用西医的方法终身的服药,末端呢,又不断向机体发放指令,我这边不够吃了,赶快给我送吃的,这个指令始终存在,所以药要不停地用,你高一点儿我就给你压下来,使机体末端始终处于缺血的状态。用了麻桂以后,出了一身的汗,这个病就好了。


一切寒湿瘀浊堆积三阴,皆可用“温氏奔豚汤”,温氏就是我读函授时的老师温碧泉先生。方子是:附子45克(有大毒,非专业人士不能擅自使用),油桂10克(后5分),上沉香10克(后5分),砂仁10克(后5分),生山药60克,茯苓45克,泽泻30克,怀牛膝3


诊断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辨证,比如有的医生说你是糖尿病,要长期服“六味地黄丸”。错了!要用“金匮肾气丸”,主要从三阴经的那个阳的方面来敛,不是大量添水,水火就能平衡了。阴阳的不平衡就是由阳虚造成的,阳永远是主导,因为阳虚才造成不平衡。所以还是要助阳,你把阳虚扶得差不多了,阳旺了以后,阴


管前因后果、体质强弱,这样就会治标害本。比如,治外感病最常用汗法,它是中医治疗八法为首,汗法不仅仅出汗,而是开玄府(打开毛孔),通利九窍,托邪外出!

我对病因病机的认识是本气先虚,风寒之邪外侵,正气没有力气把邪气撵出去,反复受邪,由表入里,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最后深附在三阴经的本脏。我经常说阳虚十占八九,阴虚百难见一,寒实为病十占八九,火热为害十中一二。很多是真寒证,又有很多假热证,所以辨证一定要准确,稍有差异,生死攸关。总的一句话,病因虽有多端,总根源只有一个,人身皮毛肌


参120g,檀香、降香、沉香各10g 砂仁泥30g, 桂枝45g,桃仁泥30g,麝香0.5g。冲服。北京同仁堂苏合香丸,一天1-2丸,这方子里有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乌头附子这一类,这是斩关夺隘的方子,力量大的方子,控制心


子剂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毛病,很多不舒服,或吐或泻,那都是人的元气逐渐恢复,可以和体内的敌人,干一仗,正邪相争,这不是坏现象。病人吃了这药后十分难受,心中有数,就不会发慌。这都是古中医学的精髓。


医治病就是以本气为主,以人为本。不管任何病,本气强的,受邪从阳化热、化实;本气虚的,从阴化寒、化虚。就算有些病是受外因的伤害,但是很多年都搞不清楚是哪有外邪,或者是哪一种外邪伤害了元气,最后归结到他目前的证候啊,首先建立、巩固他的后天。脾胃为后天之本啊,五脏皆禀气于胃,“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通俗地讲就是你首先让他吃得下饭,他才有抵抗力。再一个就是肾气,脾肾为人身两本,治病要以顾护两本为第一要义。古人有个形象的比喻,脾胃如釜,就是把脾胃比作


可以攻下,把这个肿瘤打败。所以肿瘤需要很长时间调理。但是肿瘤病人只要不犯错误,不要做放疗、化疗,生命一般都可以延长好多年。有一位很著名的美国大夫,他生前留下一部书,他在书中就反思说动手术的这些病人有百分之七十其实可以不动手术,也不应该动手术的。动手术必然伤阳气。

从《内经》开始,从《易经》开始,就特别强调:人的阳气乃是生命的根基。阴这个东西,阴是包括你人体的所有器官,你所吃进去的食物,各种营养成份,这些东西是属于阴的。阳气是


生命阶段表现也不一样,小孩儿时候,当然是阳气旺盛;生长发育到成年以后的话,所谓阴阳平衡,就是处在一种健康的状态;但是,到老年以后,无缘无故的流鼻涕、流口水、流眼泪,或者是小便憋不住,尿频,这些都是因为人在老年以后,阳气衰弱,阳气失去统帅作用。很多老年人在危险期的时候,特别是像一些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肺心病,或者其它的并发急性心衰,只有一条办法,就是救阳,方法就是补充阳气,保护阳气。要特别看中一点。阳气救回来了,这个人就活过来了。这个东西就好象水龙头的开关一样,它的阀门、螺丝逐渐的变松,要把它拧好。


代医学。

寒湿是伤人最厉害的外邪,自从有空调出现以后,阴寒之气,它频频进入体内。所谓阴暑证,就是暑天受寒得的一种病,它和暑热症不一样,看起来是暑天得的病,实际上是一种阴寒症。再有一种,就是常年难愈的感冒,青年妇女的痛经,产后病,婴儿在空调的环境下长大,最容易得哮喘病。这是我近几年在南方地


汽水、果汁,冲冷水澡。或者在睡觉的时候空调开的很大,睡着以后就受病了。为什么南方人没有一个热症?而且大部分是属于


一个半月才好了。

提示:文中处方,请在专业中医指导下使用。

方中药味具体分析

半夏

【性味】辛,温,有毒。

【归经】入脾、胃经。

【功能主治】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治湿痰冷饮,呕吐,反胃,咳喘痰多,胸膈胀满,痰厥头痛,头晕不眠。外消痈肿。

南星

【性味】辛、甘,温。

【归经】归膀胱、肝、脾经。

【功能主治】解表祛风,胜湿,止痉。用于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

瓜蒌

【性味】甘、微苦、寒。

【归经】归肺、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用于肺热咳嗽,痰浊黄稠,胸痹心痛,结胸痞满,乳痈,肺痈,肠痈肿痛,大便秘结。

薤白

【性味】辛、苦,温。

【归经】归肺、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通阳散结,行气导滞。用于胸痹疼痛,痰饮咳喘,泄痢后重。

丹参

【性味】苦,微温。

【归经】入心、肝经。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安神宁心,排脓,止痛。治心绞痛,月经不调,痛经,经闭,血崩带下,症瘕,积聚,瘀血腹痛,骨节疼痛,惊悸不眠,恶疮肿毒。

檀香

【性味】辛,温。

【归经】归脾、胃、心、肺经。

【功能主治】行气温中,开胃止痛。用于寒凝气滞,胸痛,腹痛,胃痛食少;冠心病,心绞痛。

降香

【性味】辛,温。

【归经】归肝、脾经。

【功能主治】行气活血,止痛,止血。用于脘腹疼痛,肝郁胁痛,胸痹刺痛,跌扑损伤,外伤出血。

沉香

【性味】辛、苦,微温。

【归经】归脾、胃、肾经。

【功能主治】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用于胸腹胀闷疼痛,胃寒呕吐呃逆,肾虚气逆喘急。

砂仁

【性味】辛,温。

【归经】入脾、胃经。

【功能主治】行气调中,和胃,醒脾。治腹痛痞胀,胃呆食滞,噎膈呕吐,寒泻冷痢,妊娠胎动。

桂枝

【性味】辛甘,温。

【归经】入膀胱、心、肺经。

【功能主治】发汗解肌,温经通脉。治风寒表证,肩背肢节酸疼,胸痹痰饮,经闭症瘕。

桃仁

【性味】苦甘,平。

【归经】入心、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破血行瘀,润燥滑肠。治经闭,症瘕,热病蓄血,风痹,疟疾,跌打损伤,瘀血肿痛,血燥便秘。

麝香

【性味】辛,温。

【归经】归心、脾经。

【功能主治】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经闭,癓瘕,难产死胎,心腹暴痛,痈肿瘰疬,咽喉肿痛,跌扑伤痛,痹痛麻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