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最近的一些研究表明,运动锻炼或优质睡眠等生活习惯可以增强大脑清除系统的功能。这些研究支持以下假设——规律运动可以增强大脑清除系统,进而可能有助于延缓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认知障碍的进展。

尽管相关知识不断积累,但运动锻炼对人类大脑废物清除的影响仍有待完全阐明。

2025 年 4 月 9 日,韩国首尔国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在 Nature 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Long-term physical exercise facilitates putative glymphatic and meningeal lymphatic vessel flow in humans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通过人体研究证实,长期运动锻炼可促进人类的类淋巴系统脑膜淋巴管(mLV)流动,这可能是运动对认知产生神经保护作用的潜在机制,也凸显了长期、规律运动的重要性。


在过去十年中,大脑废物清除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尤其是随着类淋巴系统(glymphatic system)和脑膜淋巴管(mLV)的发现和表征。在类淋巴系统中,一种依赖神经胶质细胞的血管周围通道系统在清除脑间质液(ISF)中的有毒蛋白质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它将这些蛋白质运输至脑脊液(CSF)。脑脊液中的排泄废物可通过脑脊液下游的关键引流通道——小脑延髓池,排入颈深淋巴结。这些脑部清除系统在维持中枢神经系统(CNS)的稳态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有助于将脑部的有毒代谢废物清除出去。

近期的研究表明,受损的大脑清除系统可能与大脑中诸如 β-淀粉样蛋白、α-突触核蛋白以及磷酸化 tau 蛋白等有毒蛋白质的积聚有关。因此,受损的大脑清除系统正迅速成为与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进展相关的重要病理生理学因素。

然而,对有毒和分解代谢废物的副产物的清除,无法仅依靠类淋巴系统或脑膜淋巴管独立完成。这凸显了对大脑清除系统进行全面理解的必要性,包括对类淋巴系统和脑膜淋巴管结构和功能特征进行表征。

之前的研究显示,定期自愿运动能够增加小鼠类淋巴系统对废物的运输和清除。在这项最新研究中,我们通过无创磁共振成像技术,对健康志愿者进行研究,以探究运动锻炼对大脑上游和下游废物清除的影响。

结果显示,进行长期自行车锻炼( 12 周)后,使用静脉对比增强动态 T1 映射评估类淋巴液流入情况,大脑壳核处的流入量显著增加。通过静脉对比增强黑血成像和红外光谱相关光声断层扫描技术测量显示,脑膜淋巴管的大小和流量,在长期运动锻炼后显著增加。血浆蛋白质组学显示,长期运动后炎症相关蛋白显著下调,免疫相关蛋白则显著上调,这与类淋巴液流入或脑膜淋巴管(mLV)流动有关。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类淋巴系统和脑膜淋巴管(mLV)流动的增强可能是运动对认知产生神经保护作用的潜在机制,这也凸显了长期、规律运动的重要性。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5-58726-1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