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青海频道

马可欣

“青海地大物丰,各地都有特色农畜产品,比如酸奶、枸杞、牛羊肉等等,农畜产品都很好,但是整体而言,青海的农畜产品知名度不太够。”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留言,建议青海从省级层面统筹,集中力量培育青海农畜产品特色品牌,提升大美青海的知名度。


网友留言。截图自“领导留言板”(点击查看留言)

收到网友的留言后,青海省农业农村厅进行了回复。回复称,已与留言的网友就青海农牧业品牌建设目前所开展的一些主要工作进行了电话沟通,从强化宣传推介力度、加强开展产销对接、创新宣传推介渠道等方面向网友进行了简要介绍。

同时,对下一步在强化品牌顶层设计、优化品牌战略布局、培育壮大品牌主体、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等方面的重点工作及发展思路向网友进行了介绍。网友对答复情况表示满意。

品牌建设作为“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的重要抓手,对青海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加强农畜产品品牌建设,是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的重要载体。如今的青海,在建设产业“四地”带动下,农畜产品品牌建设正稳步推进,品牌培育也取得显著成效。


西宁市蔬菜技术服务中心冷凉蔬菜绿色生产技术示范区。人民网 马可欣摄

2024年,青海省全年输出农畜产品110.15万吨、173.2亿元。对外交流实现突破,在香港举办高原特色农牧业推介活动,设立运行“净土青海·高原臻品”青海(西宁)生活馆暨供港蔬菜基地,40多个农畜产品通过STC认证,青海牦牛肉供港准入,冰鲜藏羊首次供澳。

高原冷凉蔬菜、高原冷水鱼两个“双冷”农产品更成为了青海农业的“金字招牌”。从田间水库到全国餐桌,高原冷凉蔬菜及冷水鱼不断拓宽销售版图,带动一方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青海三文鱼产品。人民网记者 杨启红摄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青海省加快建设高原冷凉蔬菜、供港蔬菜基地,蔬菜播种面积66万亩,产量达到161万吨。“青海三文鱼”公共品牌正式发布,水产品产量达到1.9万吨。鲑鳟鱼出口5529吨,是上年的12倍,出口额达到3.1亿元。

此外,青海陆续出台《青海省品牌建设实施方案》《青海省进一步深化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实施方案》等政策性文件,明确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为品牌建设工作提供有力政策供给。

今年,青海将实施绿色有机农畜产品提质扩输年行动,推动输出地建设提档加速。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实施十大特色产业三年行动,着力在产业化、科技化、市场化、品牌化上下功夫,培育做强特色产业。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正在光伏板下悠闲吃草的“光伏羊”。人民网 马可欣摄

具体来讲,牦牛、藏羊产业要抓好品种选育、提纯复壮,通过设施化改造、高效养殖技术推广,提高养殖能力。青稞、油菜产业要以培优品种、提高单产为着力点,扶持加工企业进行设备改造和精深产品研发,提升产品附加值。马铃薯产业要以引育企业、精深加工为关键,促进规模集约化经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