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胡适先生,我是特别尊重和敬仰的。在头些年第一次看到他“宽容比自由更重要”的名言时,就被折服了。
天底下的人都强调自由的重要,甚至都可以发出“不自由母宁死”的毒誓来。然而大抵都是在强调“我的自由”,而很少顾及到别人的自由。而胡适先生则看到的更深一层,他不再局限于所谓“我的自由”,而是更进一步注意到如何实现他人的自由。毕竟只有人人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宽容就是实现这种自由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整个社会的宽容,没有个人相互之间的宽容,还哪来的自由?!所谓自由的社会,一定是宽容的社会。所谓自由的人格,一定是宽容的人格。因此,为了实现真正的自由,让我们都学会宽容吧!
今天看到胡适先生关于文化和文明到底那个值得骄傲的论述,则让我对先生的佩服是更加五体投地了。他告诫我们说,“文化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文明才值得骄傲。文明是批判的精神,自由的灵魂,是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尊重,对财产的保护;对弱者的同情,对诺言的遵守,对正义的捍卫,等等”。在很多人看来,文化和文明就是一回事。胡适先生则深刻指出,文化不等于就是文明。文化是文明的基础,文明是文化的精华。文化有先进落后之分,精华糟粕之别,而文明则是人类生活智慧的结晶和幸福生活的必须保障。文化是带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的,而文明则是世界性的,普世的思想、制度、文化、规则、习惯等等。所以胡适先生才会说,文化不值得骄傲,只有文明才值得骄傲。
长期以来,我们都陷在一个认识的局限里,以为文化就是文明。一直都在为中国五千年的文化而感到骄傲和自豪。而且还在致力于中国文化的传播和输出,比如中央台制作了很多宣传中国文化的专题节目,对外在很多国家建立了孔子学院,等等。总之,我们一直深深的沉浸在对中国文化的自恋中,或者说,躺平在中国文化上睡大觉。而在如何把中国文化转变为中国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上,思考所做不多。表现在对中国文化的反思、鉴别和革新不够,对世界文明成果的学习、借鉴和接纳不够。所以,我们只能停留在为中国文化的自骄自傲上,而很少能让别人也和我们一起感到骄傲。现在,我们只能说我们有五千年的中国文化,而不能说,我们已经创造出了可以光耀世界的中国文明。所以,我们没有骄傲的理由,还要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