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武器装备的巨大差距是摆在志愿军面前的严峻挑战。美军凭借先进的武器一度嚣张跋扈,然而,他们却因轻视志愿军而吃了大亏。



1951 年 4 月,第五次战役拉开帷幕。此前,彭老总向毛主席表达了必胜的决心,而美军由于多次受挫,这次也全力以赴,范弗利特率领主力军团第 8 军参战,这位擅长火力覆盖战术的将军,还带来了上千架战机,势在必得。

相比之下,志愿军的武器装备十分落后,且当时我国还未组建有效的空军部队。即便在苏联支持下组建了空军,力量也相对薄弱,这让美军的空军愈发猖狂,将目标瞄准了志愿军的后勤补给线,频繁袭击,使志愿军前线作战形势愈发艰难。

如何摆脱美军的空军压制,成为志愿军取胜的关键。或许是认为志愿军毫无还手之力,美军空军肆无忌惮,为了精准打击,时常降低飞行高度,这无疑是对志愿军的巨大挑衅。



志愿军 64 军 118 师就曾遭遇这样的困境。为躲避美军战机轰炸,他们潜伏在战壕中,眼睁睁看着美军战机炸毁工事、炸伤战友,却无可奈何。然而,当美军战机飞行高度不断下降时,他们看到了反击的希望,因为此时步枪有了发挥作用的可能。

当时的美军并未意识到危险。很快,八架战机再次飞到战士们头顶,指挥员一声令下,3000 多名战士举起冲锋枪和步枪,向美军战机开火。这让美军飞行员措手不及,他们想不到志愿军竟敢用步枪对抗战机。由于之前不断降低飞行高度,此时想要瞬间提升已不可能,只能任由子弹击中机身。



美军并未就此吸取教训,很快又有 24 架战机飞来,118 师再次如法炮制。最终,这场战斗取得了惊人的成果,118 师在一天内凭借步枪击落 5 架战机、击伤 13 架,自身无一伤亡。这一战绩迅速传遍志愿军部队,大家为之欢呼喝彩。

其实,我军曾规定不许战士用步枪射击敌军战机,毕竟步枪对战机造成伤害的难度极大,还容易暴露目标。但此前有赵宝印成功击落战机并荣获特等功的先例,我军相应规定进行了调整,才使得 118 师能再创佳绩。

回顾历史,类似志愿军以弱胜强的案例并不少见。比如在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武器装备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巧妙利用地形和战术,多次成功伏击日军,给敌人造成了重大损失。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志愿军凭借顽强的意志和灵活的战术,不断创造奇迹。用步枪击落美军战机,只是众多传奇中的一个。这充分展示了志愿军不畏强敌、敢于战斗的精神,让美国联军在战场上吃尽了苦头,也让世界对中国军人刮目相看。这种精神力量,无论在过去还是未来,都将激励着我们勇往直前,战胜一切困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