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梁宝欣 深圳报道

自物业企业诞生以来,“物业管理行业是否有存在的必要”这一命题便持续引发争议,去年相关讨论尤为激烈。

侨银股份高级副总裁兼物业公司董事长、总裁李长江在2025观点物业大会上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物业行业永远会存在,但是做法大概率会改变,服务的模式可能会改变。为什么说永远会存在?小区需要服务,这是改不了的,而怎么提供服务有可能会发生变化。”

彩生活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于海华亦在会上指出,物业费的质价相符需要双向奔赴。

据《华夏时报》记者观察,2024年物业费降价浪潮席卷大小物企,受规模增长乏力与盈利压力加剧的影响,物业行业正迈向传统模式的转型与重塑。

2024年物业行业规模虽保持增长,但在管面积及合约面积增速均下滑。据观点指数统计,2024年53家样本上市物企在管建筑总面积约为76.24亿平方米,较2024中期75.05亿平方米仅增长1.6%;共有11家物企在管面积出现下滑,占比20.75%。同时,43家样本上市物企合约总面积约为69.91亿平方米,平均增长率为4.20%;共有15家物企合约面积出现下滑,占比35%。

2025年4月10日,以“破局立新”为主题的2025观点物业大会在深圳召开。

物业行业发展新形势

谈及当前物业行业形势,李长江提到,过去房地产对物业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如今行业格局已发生了较大的转变。此外,资本市场的新动向亦构成行业面临的新形势之一。

李长江指出,这个行业本身是不缺现金流的,因为行业本身是以服务为主的。严格来讲,10年前、5年前是怎么样的,现在仍然应该是怎么样。但事实是,上市物企的股价大幅下降,由过去的几十块,现在变成了几块钱、几毛钱,“为什么带来那么大的反应?当然这也是资本市场不放心带来的。”他表示,资本市场不放心还涉及公司独立性的问题,因为有案例证明物业公司的独立性存疑。与此同时,大家认为上市物企的成长性没有了。

值得一提的是,金茂物业服务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袁鸿凯在会上还表示,以经验为导向的物业行业未来将面临来自AI的强大挑战,有了DeepSeek深度推理之后,会大幅度改变原有的工作模式,会极速压缩原来的创新、管理模式上的变化周期。

“在2013、2014年的时候,谈到互联网公司对物业公司的冲击,那时候我们认为不会很大。目前有了深度AI推理工具之后,未来对物业行业的改变是深刻的,而且在极短的时间内会出现新的物业管理平台。”袁鸿凯说道,如今中国科技行业为世界提供了另外一套完整的方案,将DeepSeek深度应用于物业行业,未来将会对科技和物业公司的状态引起巨大的变化。

另外,袁鸿凯表示:“在物业行业,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这样的状态下,我们现在已经有了天时,就缺地利和人和。所谓的地利,就是我们有相应的头部企业或者是有相应的行业推动,另外是有相应的资本进入,有可能就会出现一个新的发展机遇。”

从价格竞争回归到价值竞争

面对物业行业新形势,李长江提出物业行业要有5个坚持。一是坚持把服务做好,回归初心,无愧于业主所托;二是坚持质价相符,“1块钱就是1块钱,而不是说收了1块钱,享受的是2块、3块的服务,这是把企业往邪路上带。”三是坚持收缴率即满意度,如果物业费收缴率达到99 .9%,满意度肯定不会差,如果满意度98%,收缴率也不可能只有78%;四是坚持加薪就是善待员工;五是坚持经理人必须学习。

“物业行业现在有很多困难和问题,但也同时存在很多希望。”李长江亦在会上表示,行业永远会存在,但是做法大概率会改变,服务的模式可能会改变。小区需要服务,这是改不了的,而怎么提供服务有可能会发生变化。

恒车通停车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唐学斌更是直截了当地表示,物业管理永远是一个好生意。另外,唐学斌还对“住宅物业很可能不需要物业管理了”的观点表示不认同。他认为,住宅更需要物业管理,“因为住宅有一个东西不可能用机器来取代,那就是情感的交流,物业公司在这一块存在的必要性是非常强的。”

龙湖集团副总裁、龙湖智创生活CEO宋海林则表示,不管外部环境怎么样,作为企业来讲,核心就是有能力提供质价相符的服务,“我相信现在不管是政策面还是市场面,或者是在客户端,都在呼唤好服务,我相信好服务是常青的。”

合景悠活集团首席执行官王中琦认为,未来是从价格竞争到价值竞争的回归,因此从物业企业自身而言,确实要做好质价相符和品质服务这两个工作。

其中,在质价相符方面,要切实地做好物业服务协议以内的工作,以及跟业主约定的服务标准的兑现以及有效地实施。同时,还可以与业主进行共建的定价以及服务产品的设计。

另外,王中琦指出在品质的投入上要有取舍,不能过于追逐利润而丧失对品质的投入,“另外就是要尽量避免卷入低价竞争,因为低价本来就和质价相符的要求背道而驰,合景悠活不会主张卷入这种低价竞争。”

王中琦还表示希望整个行业能够形成一个生态,一起为行业争取比较有利的政策、舆情,共同建设形成一个联盟:“在共同发展、有效竞争的同时,能够一起把行业塑造成一个让全社会认可的物业服务的价值标杆。”

未来的物业管理会是双轨制

需要注意的是,深圳星河控股集团副总裁、星河智善生活集团董事长孙哲峰还在会上给出了一个预判:未来的物业管理会是双轨制。“住宅如果被定义成公共品,不允许有利润,那它就是一种公共服务职能,就有了对应的限价。”

他指出,在44年前中国第一家商业化的物业管理公司成立,2025年的3月17日,国有投资的以服务公共品为目的的石家庄式物业管理公司成立,这对物业行业来说就是一个轮回。“这个轮回我们稍微偏激一点讲就是回到了过去,因为当时是服务型职能,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是整个社会的公共品服务机构。”

第二条轨道就是纯粹的商业化运作,对应的是非住板块。但是非住业态也面临着麻烦,现有情况下,各行各业都在降本增效,第一刀砍的就是物业服务,所以IFM行业现在标的价格大幅下降,利润空间面临大幅压缩。

“我们还没准备好,利润又没有了,这种双轨制估计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持续下去,所以这就对我们提了一个要求,在保证一定品质的前提下,必须有以极低成本去运营的能力。”孙哲峰说。

责任编辑:张蓓 主编:张豫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