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晓晴
数据来源:水利部 制图:张丹峰
“通过强化水库安全管理,我国水库安全状况持续改善,2022年至2024年首次实现连续三年水库无一垮坝。”近期,水利部相关负责人在水库安全管理工作成效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我国现有水库数量多、高坝多、病险库多,安全管理一直是水库管理方面的重要工作。如何加强隐患排查预警和清除,提升水库管理运行效能?记者进行了采访。
近9万座小型水库有了“巡库员”
【镜头】辽宁省抚顺市头道砬子水库巡查责任人贾红升,去年汛期前在新宾满族自治县水务局接受了汛期巡查视频培训。之后,他开始了汛期一日三次的水库巡查。
“巡查的时候打开‘掌上辽汛’APP,按照上边制定的路线,每到一个点位都要拍照、打卡、上传。如果看到水位上来急了,我就会打电话给技术责任人,他会告诉我怎么根据来水量调节闸门。除此之外,技术责任人跟行政责任人也会经常来水库查看。”贾红升说,“今年汛期我们会继续开展这样的巡查。”
3月15日起,我国正式进入汛期。水利部副部长王宝恩说:“要下好安全度汛‘先手棋’,汛前全面落实水库大坝安全责任制和小型水库防汛行政责任人、技术责任人、巡查责任人,全覆盖开展责任人培训。”
据介绍,水利部落实小型水库防汛行政、技术、巡查责任人17.4万人。建立健全小型水库“巡库员”机制,逐库落实“巡库员”11.4万名。通过建立健全“巡库员”机制,近9万座小型水库有了1至2名风险隐患的“巡逻人”。
灾害防御能力的提升主要源于不断完善的水旱灾害防御体系。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司长姚文广介绍,水利部科学布局水库等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建设,全国已经建成各类水库94800多座。加快构建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在水库防洪影响区,统筹推进水利测雨雷达组网建设、雨量站布设加密、水文站网布局优化、水文测站测验设备和测验方法现代化改造等,提升大洪水和超标准洪水监测能力,提高极端条件下测验和通信保障能力。
大中小水库纳入水利一张图
【镜头】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中册镇水利科科长蒋洪在记者面前打开“云上运管”APP,王坟水库、小张家水库、龙门山水库等10座小型水库的视频图像、水位信息等实时显示。他说:“以前小水库处于盲区,一到汛期就提心吊胆。如今,大中小水库全部纳入水利一张图,这张‘图’统一预警、调度,一旦发现问题,管理人员就会及时响应。”
每天,王坟水库管护员张广周按时巡查、观测水情,记录数据、及时上传。“泗水大闸服务站对我们进行业务指导,制定规章制度,我们照着来管。出现解决不了的问题,我第一时间向服务站报告。”张广周说。
泗水县地处泗河源头,中小河流交织,中小水库多。如何管好?泗水县探索“以大带小”。泗水县水务局副局长杜明顺介绍:“县里依托县属的4座大中型水库、3处拦蓄工程管理所,设置7个服务站。全县87座小型水库按照分布及流域,纳入各服务站管理,把大水库的管理制度、队伍等‘移植’到小水库。小水库现在不仅有人管了,还能管得好。”
我国95%的水库为小型水库,量多面广,长期以来,基层管护力量不足,难以实现规范、专业管护。近年来,这一状况得到显著改善。
水利部运行管理司司长张文洁介绍:“为有效避免工程‘失养成病’‘久病成险’,我们因地制宜推行区域集中管护、政府购买管护服务、‘以大带小’等专业化管护模式,落实管护主体。其中,‘以大带小’是发挥大中型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专业技术和人力资源优势,由他们就近代管小型水库。同时,鼓励探索‘小小联合’‘工程保险’等其他行之有效的管护模式。‘十四五’以来,全国48226座乡镇村组分散管理的小型水库实现专业化管护全覆盖。”
针对此前存在的经费落实问题,张文洁说:“我们积极协调财政部落实小型水库维修养护中央补助资金,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制定完善小型水库运行管护定额标准,建立稳定的管护经费投入渠道。‘十四五’期间共落实中央补助资金120亿元,实现管护经费逐年递增,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建设现代化水库管理矩阵
【镜头】暮色中的大藤峡水利枢纽,一名钢铁“巡检员”——智能机器狗正沿坝体穿梭。“这款机器狗搭载多光谱成像和北斗定位系统,可实时捕捉毫米级混凝土裂缝,通过AI算法比对历史数据,精准判定缺陷类型并生成三维模型,为大坝加固争取宝贵窗口期。”大藤峡公司枢纽管理中心副主任陈规划介绍,“目前,我们积极探索新设备、新技术运用,创新尝试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智能化转型。”
“在工程安全保障方面,大藤峡公司初步构建‘天空地水工’一体化全要素全天候监测感知体系。通过气象卫星、‘水利一号’遥感卫星、北斗卫星等获取最新雨水情、库区和大坝安全信息;提前半年组网3台测雨雷达,运用无人机定期开展库坝区巡查检查。2024年汛期,工程依托运管矩阵和数字孪生大藤峡智慧赋能,战胜坝址15年以来最大洪水。”大藤峡公司董事长邓勋发说。
当前,我国水库安全管理虽取得显著进展,但精细化、信息化水平仍存在短板,部分水库存在“重建设轻管理”问题。“为实现对水库运行的全面管理和精准调度,水利部基于矩阵管理概念,结合水库管理特点,部署构建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王宝恩说。
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的核心要素是“四全”“四制(治)”“四预”“四管”。其中,“四全”是指实施全覆盖、全要素、全天候、全周期管理;“四制(治)”是指完善体制、机制、法治、责任制体系;“四预”是指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措施,通过科学准确预报、迅速有效预警、模拟真实预演和完善可行预案,提升水库防洪调度和安全管理能力;“四管”是指加强除险、体检、维护和安全工作。
2024年,水利部坚持试点先行,强化数字赋能,积极推进矩阵建设。据了解,全国8246座水库启动了矩阵建设,其中329座试点水库和65个区域业务总体完成率分别达到了78.4%和73.3%。11个省份建成省级矩阵平台,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水下机器人等新技术积极应用,复杂病险隐患检测探测先进技术与装备创新研究不断推进,水库安全管理水平得到全方位提升。下一步,水利部将指导各地加快推进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建设的各项任务。
《 人民日报 》( 2025年04月13日 04 版)